成渝经济网

2020年成都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1-01-25 07:06:58    作者:王雪钰      来源:成都日报     

2020年,极不平凡,注定会被历史铭记。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一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叠加冲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面临重重压力和挑战。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夺取“双胜利”中担当作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总体战、复工复产攻坚战、防汛减灾突击战等硬仗,城市韧性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持续健康发展,为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举旗帜

唱响新思想时代最强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学习贯彻新思想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过程。

一年来,市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新发展理念镌刻在城市发展旗帜上,形成系统学习新思想、分类研究新思想、对表贯彻新思想的工作范式,推动新思想宣传宣讲更成体系和机制、更有声势和影响。

高扬思想旗帜,深化理论武装。我市构建新思想学习宣传新格局,完善学习规范、安排督导、巡听旁听、资料推荐和先进宣介等制度,市委中心组示范带动,持续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2020年9月22日,由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思想频道和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打造推出融媒体作品“讲习社”,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进行深入解读。

“讲习社”注重发挥新媒体特性,综合运用音频、文字等表达形式,设计上课铃声,把小黑板等作为文字呈现背景,增强了“讲”和“习”的双向性、互动性,有效提升宣传宣讲效果。

宣传好阐释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总结好展示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举措新成就,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就必须坚持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往心里做。

一年来,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6所市属高校全部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学习强国”成都平台,建强“天府新观察”、《成都日报·理论周刊》、《先锋》杂志等立体传播矩阵,试点推出“学习强国”特色街区、学习小站以及融媒“讲习社”等线上线下精品,持续唱响新思想时代最强音。

分享“雨衣妹妹”刘仙、普通民警童昱升的抗疫故事;从理论与实践多角度讲述成都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中交出的答卷……去年5月4日,“蓉耀青年”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首场宣讲在桂溪生态公园举行,以直播、录播的方式,通过思政课网课平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等高校线上教学渠道以及互联网视频平台与全国青年一同分享。

“蓉耀青年”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聚合了一群有使命感、责任感的在蓉青年,深入成都生产建设一线、各种生活场景,去体验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和动力,把中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与成都城市建设生动实践相结合,理解好、宣讲好成都故事。

“把党的政策用群众的语言宣传到千家万户,得到居民的认同,是我最大的收获。”温江区涌泉街道瑞泉馨城社区主任李凤,用自己四年来从事基层宣讲的亲身经历,赢得了在“理响成都”首届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上前来“取经”的各区(市)县基层宣讲代表的共鸣。

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意见》,组建市委讲师团,建强120多支基层宣讲队伍和立体传播矩阵,打造“理响成都”“蓉耀青年”大学生宣讲团、“纸鸢书院”等品牌,引导党员干部学思信仰、融会贯通、创造力行,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两新”组织宣讲分团,围绕中心工作,针对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和互联网群体等开展集中宣讲;“大运会”宣讲分团,在大运会组委会及内设机构、场馆建设者、志愿者队伍等范围广泛宣讲,更好凝神聚气、汇聚力量……

一时间,有机融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的宣讲在蓉城大地上掀起热潮。透彻深入的宣讲、鲜活生动的解读,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教育鼓舞,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奋进力量。

 

聚民心

壮大主流舆论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经济发展,硬仗一个接一个。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精准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举措部署,践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报道疫情最新动态,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书写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不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广大志愿者……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疫情肆虐的危急关头爆发出极大的勇气,散发出耀眼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抗疫战争的温暖底色。

冲锋在前,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宣传、社会心理稳控、促进恢复舆论引导“三个主动仗”。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推出重点稿件15万余篇,投放公益广告2000余万次,创作《我相信》等主题文艺精品500余件,深入宣传全市落实疫情防控部署,完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投资与消费,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等举措成效,持续壮大主流舆论。

为了让报道生动、详实、准确,让权威声音掷地有声。全市新闻工作者闻令而动,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的战场,以笔为“枪”,创作了一大批精彩栏目和优秀作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双重压力之下,成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新经济企业达到43.3万户,同比增长18.3%,有7家企业达到独角兽标准,8家企业科创板上市及过会; 2020年累计举办了10场活动,共计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吸引社会资本约626.7亿元;精准招引重点企业,跟踪在谈项目616个,签约项目114个,计划投资总额达到1891.6亿元……围绕中心工作,宣传工作中亮点频现,以有力的事实、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全面展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统筹策划与组织、传播与互动、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际,系统讲好市委坚定践行新思想,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推动城市发展方式、治理体系、生活品质和能级位势全方位提升的生动故事,推出重大报道主题近200个,唱响城市动能澎湃。

创作精品力作,高质量讲述成都故事。《纽约定义城市公园,谁创造公园城市?》《城市场景理论提出者:一座城市的“归属感”从何而来?》等精心策划推出的文章,紧扣成都城市发展主题,深入解读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满足受众阅读需求。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加强内容策划和议题设置,坚决推动从“采编发”到“策采编发”转变,在流程机制、目标考核、内容质量、表达风格上都有了更大的提升,把“集成、深化、提升、渲染”要求贯彻和体现到每一次策划和报道中,讲好成都故事。

在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全媒体时代,唯有全力奔跑、加快更新,方能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加快市级媒体工作理念、组织架构、采编流程和体制机制全面互联网化,深化“内容+技术+产业”三轮驱动,加速“App化、互动化、平台化、智媒体”,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等5个新媒体用户数过千万,市级新媒体集群用户数超2亿,县级融媒体中心用户数达1300万。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加强策划互联网成都议题和作品,加大与头部互联网媒体、知名社交媒体、自媒体、网络大V等合作,打造“红星评论”“每经热评”等网络评论品牌,实现了公园城市、大运成都、天府文化、生活美学等成都话题全网热度,城市美誉度持续提升。

 

育新人

春风化雨提升城市文明

一个城市的文明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昭示着城市的未来,打造着城市生活的高度和温度。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成都连续五次蝉联,都江堰市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

一年来,我市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成都片区规划建设,选树全国全省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77个,建成“三美”市级示范村36个,累计打造学校少年宫448个,建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规家风等载体,春风化雨提升城市文明。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去年7月21日,“爱成都·迎大运·建东安”龙泉驿区“精彩东安”志愿服务中心成立,将围绕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建设培养素质高、专业强、服务好的6支志愿服务队伍,把赛事举办作为城市形象提升的重大机遇,借筹备和举办大运会的契机,促进志愿服务发展,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服务大运会,增加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努力让城市更宜居、群众生活更美好。成都始终将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将“大社会”转化为“小舞台”,将“大道理”转化为“好故事”,将“大主题”转化为“小场景”,推动核心价值观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向广大市民发出“美食成都 美在文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呼吁市民朋友,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又卫生,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

一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核心价值引领、天府文化润城、先进典型示范、市民友善优雅“四大行动”,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百万市民学礼仪、“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友善优雅市民文明大讲堂等主题活动影响广泛,小处着手培育文明生活。

学有榜样,行有示范。2020年11月5日举行的“成都榜样·最美人物”授奖仪式上,来自各行业榜样人物集中展示了新时代文明成都的精神风貌。

有“最美企业家”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世如讲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的企业担当;有“最美科技工作者”成都清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兆松,组织团队研发的“智慧热成像体温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疫情期间非接触、无人值守的快速测温;有收治四川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成都市公卫中心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医师陈红……

2020年,选树460名“成都榜样”和好人,打造社区志愿服务站1358个,评选学雷锋社区志愿服务示范站200余个,策划“友善成都·美在志愿”“每周一小时 最暖是成都”系列活动,237万名志愿者和2.6万支队伍力量,成为建设“公益之都·志愿之城”的最美风景。

推动新风尚落地生根,全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百姓家门口的志愿中心、服务中心。立足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我市已建成实践中心700余个、市级示范点100个,开展实践活动6700余场,在近4000个社区构建互动化社群场景,加快阵地亲民化、服务便捷化、体验智能化,打造主流思想和价值引领、精准服务群众新平台。

 

兴文化

彰显城市人文光辉

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天府文化为灵魂、“三城三都”为支柱、文旅产业功能区为牵引、文商旅体农融合为路径,坚持场景赋能,推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成势。

重传承,抓机遇。建强天府文化研究和传播基地,推出研究专著、普及读物和翻译作品等“三个一批”,深入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等“十大工程”,加快建设三国文化发展高地,加大文化惠民和天府文化“九个融入”,浸润市民生活。

2020年9月4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来自全国的舞蹈戏剧界专家和蓉城观众率先观看舞剧《努力餐》的成都首演。在100分钟的时间里,该剧用“浓烈、鲜活、深刻、壮美”的全新舞台呈现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讲述了充满浓郁“天府烟火气”的革命故事,激发出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责任感。

如何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我市制定五年规划,实施作品创作八大工程,加强资金扶持,舞剧《努力餐》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实现了该奖项在我市零的突破,《天下粮田》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花重锦官城·成都物候记》荣获第三十三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6部作品入选“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攀原登峰取得新突破。

峨影沉浸式电影博物馆总投资5亿元,合作打造沉浸式舞台秀、电影互动体验、多媒体餐厅、网红直播体验馆等项目;龙泉山山地越野运动主题公园总投资2亿元,依托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独特地形地貌,打造集山地越野赛事和表演、文化体验、主题民宿、山地露营等功能为一体的越野运动主题公园……

融入公园城市这个最大场景,推动博物馆国际化智能化升级,体系化打造社区美学馆、城乡阅读空间和“网红打卡地”,发布“三城三都”100个新场景、100个新产品,提速建设用好文化地标,新增文创街区、镇村、空间400多个,以天府文化活化闲置空间充盈街头巷里、融入社区生活,城市人文光辉有力彰显。

去年3月,成都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20条具体措施减轻疫情对文化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在打造了电影《哪吒》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裁刘文章看来,这就是用真金白银来扶持成都的文旅企业。

打造“成都市文创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加大“天府文创大集市”“YOU成都·新推荐”等营销,推出《成都市“三城三都”消费指南》,文旅、书店、电影等行业供给和消费加速恢复。

去年成都荣获“年轻游客最关注目的地城市”,位列“假期夜游热度城市”全国第一。

天府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根脉,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要素和深厚的经济力量。推动天府文化创意转化、时尚转化、产业转化、场景转化,加快制定时尚、影视、动漫游戏、短视频、民宿等支持政策,打造金融投融资、数字版权、影视产业等服务平台,与156家知名投融资机构合作开展“路演+孵化+金融”20多场,招引培育80个重点文创项目,总投资3200多亿元。

大运会、中日韩企业版权产业发展峰会、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网络视听大会、IGS全球数字文创发展大会……持续为我市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流量和动能。

 

展形象

全面升级城市显示度美誉度

以赛会,做好城市营销。把大运会作为城市营销的重大机遇,去年一场以“在成都,成就每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城市营销活动,充分向外展示成都国际、友好、热情的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

用爆款,提升城市美誉。去年7月4日,音乐视频《醉成都》在新浪微博、哔哩哔哩网站等平台上线后,迅速成为爆款,众多网友为成都运用国风音乐提升城市美誉度的“生花妙笔”点赞。

借活动,展现城市美学。去年7月7日,成都日报启动“成都文旅谋新路”系列融媒体互动活动,发起“我眼中的网红打卡地”大型群众推荐活动,展示成都生活美学,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全国全球半径,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讲好新时代成都发展奋进故事,传递信心力量、吸引资源要素,公园城市影响力和生活美学魅力加速释放。

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以及市场主流媒体、网络头部媒体合作,推出各类报道1.8万余篇,重点报道1500余篇,全方位多层次唱响城市光明论、落实论和民生论,打响“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城市品牌。

“搭桥”“借船”并举、走出去请进来联动,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和知名智库合作,策划化、开放化、人文化加强经济外宣、文化外宣、活动外宣、体育外宣,彰显成都奋进与美好、“近悦远来”的深厚文化和时尚气质,成都海外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五。

去年11月18日,“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杭州举行,成都再一次脱颖而出,位列“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榜首,连续12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成都在城市吸引力、教育、医疗、就业的幸福度指数排名第一。

GaWC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成都跃升至第59位;全球顶级时尚活动“ELLE风尚大典”落地成都;获评“中国新时尚之都”称号;策划“First成都惊喜国际影展”和“成渝双城电影节”;举办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创意设计周、国际时尚周;三联生活周刊人文城市奖落地成都……

多元化,新表达。一年来,成都把握国际传播中价值观接受、社会与行为关注、话语表达与理解、传播互动核心要素,精心开展活动、影视、榜单等城市营销50多场。

凝心聚力,迎势起航。2021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紧扣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动天府文化创新发展,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提升“三城三都”品牌全球影响力,努力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冲刺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本报记者 王雪钰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