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成立大会
2020-10-25 08:06:56    作者:李斌      来源:成渝经济网     

本网重庆讯: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喜聚云端。1024日,庆祝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七十周年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大会开幕。川外全校师生、全球校友以及关心川外发展的各界友人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回顾学校70年的办学历程,展望川外发展新蓝图。

 

W020201024742617269416(川外校庆.jpg

                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静,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旬,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等嘉宾,市内外兄弟高校及友好单位负责人,各地校友分会代表,学校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出席大会。

 

庆祝大会还受到了上级单位、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到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东盟中心等国际组织,21个国家或地区的48所高校、机构,市区及有关部门,市内外高校及友好单位国内外专家、教授、校友及友好人士等发来的贺信或视频贺词。

 

李静在致辞中表示,重庆市正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持续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希望学校不忘初心、切实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突出“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在新时代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发挥优势,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同世界各国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助推中外交流。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致辞中说,川外70年办学的历史是一部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奋斗史。从办学之初的单一外语专科学校,到如今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川外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涉外人才;始终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瞄准国家开放大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搭建沟通世界的桥梁。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是川外人的共同理想。”董洪川称,“特色鲜明”就是拒绝大而全,走内涵发展之路。川外要坚持内涵发展,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继续打造“外语+”人才培养特色,努力培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坚持扎根重庆,推动应用型研究平台建设,打造新型高端智库,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坚持中外互鉴,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搭建起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彩虹桥。

 

回首往事,人们清楚记得,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家建设急需外语翻译人才。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俄文训练团成立,开启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为国育才之路。

 

70年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到四川外语学院,再到四川外国语大学;从单一俄文专业到增设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专业,再到1985年第一个非外语专业——对外汉语;从197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到2002年第一个非外语专业硕士点,再到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代代川外人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5万涉外人才,成为了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走进川外七十年的璀璨篇章,每一页、每个字都记录下了川外人对文化互通、文明交融的情怀与奉献,记录下了川外人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70岁的川外,从办学之初的单一外语专科学校,到如今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外国语大学,形成了多层次完备的办学体系,拥有22个外语语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70年来,一代代学问之师、品行之师续写薪火相传的军大传统,怀着“忠于人民、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培育着一代代沟通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文化使者。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启动仪式上,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代表共同点亮水晶球,开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发展之路。

 

“放眼世界架桥梁、扬帆远航勇担当”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在总结大会时说,四川外国语大学将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下,奋进新时代、彰显新作为,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大学,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李斌)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