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脱贫路上好榜样!丰都罗志英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2019-11-15 07:39:18    作者:邓尧予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邓尧予)幸福安逸的日子谁都想拥有,可是,这样的好事不会从天而降。昨(14)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白水社区居民罗志英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不怕苦不怕累,日子就会一天好过一天,美好生活就在前面。

今年55岁的罗志英出生在丰都县湛普镇的一户农民家庭。10岁左右时,妈妈因病去世,父亲也未再娶,独自将罗志英及其弟妹养大。

“妈妈去世前一直咳嗽,先后到涪陵礁石、丰都县城检查住院治疗。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借了不少钱,也未能治好妈妈的病。”罗志英讲起了她妈妈的事情。虽然妈妈去世40多年,但妈妈的教诲始终没有忘。妈妈告诉她,为人不要好吃懒做,要学会勤谨持家,爱护弟妹。

罗志英长大成人后,结婚嫁到湛普镇白水社区六组。当时,土地下户没几年,婆家条件也不好,结婚不久分家,分得土房一间和一些稻谷、玉米、麦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因为家中缺少劳力,罗志英很小就跟着父亲学种庄稼,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因为没钱买化肥,罗志英就学别人,多养几头猪,一为卖钱,二为积肥。

说起容易做起难,白天在地里干活,得忙里偷闲割猪草。忙累一天回到家里,还得抽空看看儿女家庭作业做没做,鸡鸭缺不缺,然后抓紧时间做晚饭。孩子们都睡了,罗志英还得抓紧时间宰猪草、推磨。

罗志英整理门前南瓜。通讯员 邓尧予 摄

罗志英的丈夫陈大哥是石匠,多数时间都在外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只有农忙时才留在家帮忙突击几天,因此家中的农活多数靠她一人完成。村里人多地少,要想多出粮食,就得想办法,为此,罗志英精耕细作,科学种植,每亩田地总比别人多产几十斤粮食。

为了让一双儿女过上好日子,附近外出村民家的地她接过来,最多时一人种了十多人的田地。大约是2002年开始,罗志英还到附近学校食堂帮工。那段时间,她早上四点起床,煮猪食喂完猪后,步行三十来分钟赶到学校煮早饭。晚上十点多才赶回家喂猪,收拾鸡鸭,一顿忙活下拉,睡觉的时间只有5个小时。周末,她同样没得时间休息,地里的农活得抓紧时间赶上来,否则就得耽误一季庄稼。

就这样,罗志英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住房也从原来大院子的土房搬迁到独栋砖房。

2003年前后,村里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购进撑绿竹、柑橘、花椒苗木让村民种植。那时候,陈大哥已经改行赶马。罗志英原本打算也种点柑橘、花椒之类的,但当时赶马活多,家中新买了一匹马,活多时,罗志英也跟着去赶马,因此根本没有时间种植树苗,只得放弃了。

赶马虽然挣钱,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了那份苦。用铁铲将河沙、石子铲进马背上的口袋里,不是一件轻松活,得有很强的手力、腰力,力气小了铲不动、铲得慢,一天下来挣不了多少钱。许多男人都感觉干起来吃力,但罗志英坚持下来了。用她的话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习惯成自然。

虽然没上过多少学,但罗志英思维敏捷,看到赶马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她立马将重心放在花椒产业上来。

村里外出人员多,一些田土应无人耕种而荒芜,其中不乏花椒园,应当时还未产生效益,不少在家村民都不愿接手,有人想接手管理,又害怕出效益时主人来收回去。罗志英没有想那么多,别人让她接手,她便接过来,最多时,她一个人管理近5亩的花椒园。

要想花椒出效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种植过,啥都不懂,得从头学。”罗志英说,施肥有讲究,修枝整形要技术,抹芽去梢需及时,十多年的实践,自己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花椒种植经验。

花椒种植过程中,最高兴,也是最头疼的事情是采摘。刚接触花椒时,没有经验,尖尖的花椒刺让人无处下手,尽管穿着厚厚的外衣,但是双手依然被划得血淋淋的。“赶场天,扛一袋花椒到场上卖,三四十斤就可以卖千多元,相当于卖一头肥猪的钱,心中自然高兴。”罗志英说,正因为种植花椒效益高,自己越发用心,再冷的天气,都要按时施肥、去梢,遇到干旱,能人工浇水的地方,都要想法浇水保树。由于虫害,不少老花椒树死亡,新栽植的刚成活也很快失去,有的村民因此放弃。但罗志英遇到缺窝,总是第一时间补苗。

罗志英说,这些年,虽然辛苦了一点,但是通过努力,赶马加上种植花椒的钱,全家年收入七八万元还是有的。一双儿女也争气,女儿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儿子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房子也经过扩建、装修,日子过得舒坦,相信今后的日子会更好。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