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PMI指数大幅反弹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国经济已开始复苏
2020-04-03 07:40:05    作者:邹蕴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PMI指数广受关注。在市场普遍担忧疫情严重冲击经济的情况下,3月制造业PMI从35.7回升至52.0,非制造业PMI从29.6回升至52.3,整个走势呈现一个巨大的V字形,令许多人倍感惊喜。PMI大幅反弹释放了什么信号?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回暖势头?

  PMI指数是国家统计局汇总面向企业采购经理的一项月度问卷调查后得到的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经济监测指标之一。以50%作为分界点,PMI指数高于这一数字,意味着经济增长势头较好。3月中国PMI指数反弹至荣枯线上方固然可喜,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数字更多反映的是一种环比变化情况,它仅能说明采购经理们认为3月的情况比2月有所好转。

  从高频数据来看,3月经济逐渐向正常回归。截至3月底,全国高炉开工率回升至65.88%,已经高于上年同期1.24个百分点;六大集团发电耗煤增速逐旬回升,生产继续改善。同时,在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的情况下,生活服务业开始复苏。从PMI分项指数来看,大型企业的改善速度相对较快,各行业PMI普遍出现反弹,其中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反弹更为明显。可见,经济活动的有序恢复拉动了PMI的大幅回升,显示出中国经济迈出了重回正常发展区间的坚实一步。

  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小觑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一些掣肘因素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居民消费回补空间有限。部分行业失业风险进一步扩大,消费者预期更趋谨慎,电影、旅游等消费需求具有“过时难补”的特点。比如,外部需求明显转差,导致出口更为困难。近期情况显示,一些外贸企业已经开始遭遇生产向好但国外订单突然取消的情况。与之同时,全球产业链协作受到疫情影响,一些国内企业所需的国外供应商很可能停工停产。

  总体来说,我们既要承认困难,也要保持信心。着眼各方面举措,我们能够看出中国经济渡过难关的基本思路,那就是综合统筹供需两侧,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政策作用,促生产、扩需求。一方面,积极发力基建投资。综合各类市场分析,今年仅“新基建”的总投资规模就将达到2万亿元或以上,在总基建投资中占比达到10%-15%。而以交通、市政建设为代表的传统基建项目仍是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力量。通过狠抓这些重点领域,将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

  另一方面,以减税降费缓解企业压力。据测算,为抗疫而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等保险单位缴费,可能为企业减负约6000-7000亿元;各省酌情减征部分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将减轻企业负担约1500亿元左右。2019年5月起,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由20%下降至16%,该政策的“翘尾红利”可能还将在今年为企业减负2000亿元左右。在做“减法”的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还在积极为消费做“加法”,刺激餐饮、电影、旅游、汽车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恢复活力。

  3月的PMI指数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虽然前方仍有很多困难,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作用,充分挖掘多种潜力,中国经济具有较强应对挫折的能力,完全可以率先从疫情的阴影中走出来。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邹蕴涵)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