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聚焦精准扶贫 凝聚脱贫攻坚的税务力量
2019-12-13 07:34:28    作者:孙安剑 杨青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连云港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让税务力量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催化剂”,奋力开创精准扶贫新局面。2019年,江苏省税务系统共投入扶贫资金680余万元,为连云港市4个省级贫困县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款14.7亿元。省市税务部门挂钩的6个贫困村共351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增收。相关做法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费高云副省长表扬性批示,连云港市税务局荣获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岗东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陈新年入围“中国最美奋斗者”,同兴社区第一书记扶贫干部戚国义被省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下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李永收获得“江苏省脱贫攻坚贡献奖”。

  党建扶贫相融:打造凝心聚力的扶贫新力量

  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搭好平台,找对方向,才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成效。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连云港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党建与扶贫的集成融合,为脱贫攻坚把方向、聚士气、增动力。

  派驻“第一书记”当好带头人。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抓班子、强队伍、树导向、增活力的作用,精心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帮扶村第一书记,建立税务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从人力统筹、要素配置等方面强化保障支持,做到摘帽不摘帮扶、不摘责任,打造“带不走”的税务扶贫力量。2019年,连云港税务系统所有机关支部直接参与脱贫工作,300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村的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理顺建强支部树立主心骨。用好用足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支部、抓班子,拢聚人心,提振精气神。在岗东村,驻村帮扶干部陈新年大力推进“三强两帮一带”支部建设。通过“强支部、强机制、强队伍”,理顺村级党组织工作职责,摸清干事创业工作方向;通过“支部帮支部、党员帮农户”,开展支部共建,手把手传授税务部门成熟的支部建设经验,党员税务干部一对一帮扶,以真情激发脱贫的勇气;通过“党员带路”,为贫困群众树立带头致富的榜样示范,极大提升党建脱贫的吸引力。在六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安邦到任之初,便协助村里建立了党员活动室,“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也有序开展,贫困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有了显著提高。

  田头微型党课提升凝聚力。结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党课上到了田间地头,运用身边事例、讲述身边的榜样,让脱贫攻坚精准落地,造福一方。在东海县白塔埠镇的中荷现代农业合作产业园,连云港市税务局副局长带队,定期给村民和结对帮扶的税务干部上“主题教育+精准扶贫”微党课,学习党章党规、了解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减税降费落地:为乡村脱贫致富注入新活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税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把稳企业需求导向,做好精准服务,全力以赴盘活农村经济。

  税收红利助力企业反哺农村。以开展减税降费大走访为契机,将税收优惠政策与脱贫攻坚政策进行衔接整合,为龙头企业量身定制资格认定、优惠备案、税费减免等“一条龙”跟踪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连云港超特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政策大礼包”获得出口退税、增值税减免等税收优惠900多万元,享受红利的同时,企业实现了对社会的反哺,对口帮扶贫困村,为村集体增收220万元,为周边贫困户带来65万元务工收入。

  政策指导助力精品产业园建设。依托扶贫帮扶规划和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着力打造“要素集中、三产融合”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园竞争力,带动更多农户增产增收。灌云县六里村农业产业园首期建成200亩花果新世界项目,顺利实现村集体增收31.7万元,48名贫困村民成功脱贫。同兴社区新引进的反季节龙虾养殖项目,一期33个大棚、66个池子即将投入使用,春节前就能上市,可为村集体带来66万元一年的收入。

  真金白银助力村集体企业转型升级。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见效,助推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聚力扶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基地——连云港柘汪镇西棘荡村,税务部门帮助他们抓住政策机遇,整合全村216家小型尼龙颗粒加工厂,成立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实现集约化经营。2019年,公司借减税降费的东风,节省了近600万元的税费,预计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上了新时代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扶志扶智并重:为乡村干事创业趟出新路径

  连云港税务部门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结合帮扶乡村的优势特色,在建立长效扶贫脱贫机制上做出了很多探索,趟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发展订单式农业。通过事先与公司对接,采取“订单式”生产,让农户与企业、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让资本、技术、信息更加有的放矢,也让农民收益稳定、干劲十足。岗东村立足村情特点和水土情况,选择虫害小、需肥少、市场好的莴苣和辣椒,在村里流转土地从事高效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出口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订单农业,让农产品不愁销路。此举让岗东村仅用半年多时间就摆脱了贫困,创造了被多个经济薄弱村学习借鉴的“岗东实践”模式。

  引导家门口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税务部门通过引导企业回乡办厂、扶持村办企业做大做强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问题。在同兴社区,帮扶税务干部戚国义动员在外能人廖东荣回乡创办服装厂,解决了100余贫困户的就业难题;在驼峰镇,税务部门扶持连云港福柱园艺公司种植多肉花卉,持续做大做强,带动30多名大学生就业以及4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创新平台式电商扶贫。改变传统的网店扶贫思路,打通电商平台渠道,强调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让特色农产品站上电子商务“风口”,推出了系列网红“爆品”。由税务扶贫干部主导成立的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馆·灌云馆”,主打家乡特色,激发城市消费者的购物动力,成功由“人找货”转变为“货找人”。目前,“灌云馆”已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并推出包括岗岭传奇、伊山传奇、叮当传奇等在内的8大“传奇灌云”系列农特产品,预计全年收入突破400万元。(孙安剑 杨青)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