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70年,描绘国际科技合作“工笔画”
2019-11-18 08:55:14    作者:丁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11月7日,北京怀柔科学城迎来了一位新“客人”。在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的见证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正式在此落户。这一由中科院倡议并联合40多个国家、地区的科教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发起成立的国际联盟,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共同推动科技共同体的建设。

  这是值得所有中国科技工作者骄傲的一天。70年来,新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从“白手起家”到“朋友圈”遍布全球,从参与学习到主导引领,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不仅成为新中国科技腾飞的加速器,更为全球科技进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这段伟大的历程中,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是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率先趟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金钥匙”打开世界大门

  1950年7月,时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所长吴有训,中科院数学所筹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华罗庚等4名新中国科学家的到访,在德国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成立250周年庆祝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在那次大会的开幕式上,吴有训指出,许多德国科学家的中国学生在国内科学和教育战线担任着领导工作,祝愿中德科学交流很快地发展起来;次月,吴有训和华罗庚又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办的第一届匈牙利数学大会。

  这支中科院建院后首次派往国外的科学家代表团,率先推开了新中国科技界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在此之后,中国的对外合作逐渐“解冻”,并迅速地“热乎”起来。

  1951年,中科院派出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苏联学习;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科院先后与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瑞典、埃及等国的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备忘录或合作协议。

  据统计,目前中科院与79个国家开展了双边合作、参与113项多边合作,与61个国家签署有效合作协议210余份,与超过130个国家合作发表过学术论文,国际合作论文已达1.2万余篇。人员往来交流规模从上世纪70年代每年不足2000人次,攀升到今天的4万余人次。一大批科技骨干通过海外学习和国际交流合作,成长为中科院乃至中国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管理将帅人才。

  “可以说,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科技合作,就是从中科院开启的。”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李寅说,“没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把‘钥匙’,就没有中国科学家与不同国家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也就难以有今天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

  “很少有人能从自己的人生长河中找出一件足以改变人生的事儿。但对于我来说,这事儿说来就来。”

  对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John Speakman来说,这个足以改变一生的决定就是选择到中国来工作。他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动物和人类的能量平衡及其影响,来北京工作后,他在包括《科学》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并于2018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随着科研实力的不断上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科院正在逐渐成为全球高级科技人才的“蓄水池”。如今,像Speakman这样来中国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工作的外国知名学者已经越来越多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只有150名外籍专家学者担任中科院荣誉客座专家,而近10年来,中科院已累计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近4000位外国专家来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这些外国专家中,不乏第一个“973”计划外国首席、第一个“973”计划外国女首席,以及第一个外国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

  1988年,借助于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此后,中国主导的合肥托卡马克装置升级、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暗物质卫星“悟空”号、“中国天眼”望远镜、量子卫星“墨子”号等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国际合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吸引着更多高水平外国人才到中科院开展科研工作。

  李寅有一种感觉,随着中科院科研软环境的不断改善、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会有越来越多高水平外国青年科技人才选择到中科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而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也将进一步增强中科院的原始创新能力。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智慧”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科院国际合作迎来了另一个关键的发展契机。2012年,白春礼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成为该组织成立30年来首位担任院长的中国科学家,从此,中科院国际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中科院率先在非洲、南美和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创建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成为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队”和“桥头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帮助所在国解决了很多困扰多年的民生问题,也提高了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

  2017年,斯里兰卡城市规划与供水部规划与发展司原司长 Muinnudeen Mohamed Haniffa在退休之际,给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发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要将深深感激献给中国政府和人民,尤其是中科院,感谢慷慨敬业的团队成员在我们国家致力于根除不明原因慢性肾病,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自1990 年中期以来,斯里兰卡长期面临不明原因慢性肾病和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困扰,一直在寻求国际合作。2014年开始,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魏源送、杨敏等人围绕肾病追因、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雨水收集与利用、水资源管理规划等与斯方开展合作,让数千人喝上了经过净化的饮用水,受到斯里兰卡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好评。

  2018年,中科院更是通过国际合作,主动向全球伸出开放合作创新之手,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倡议下首个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32个国家的37家国立科研机构及重要国际组织作为发起成员,今年又有来自巴西、希腊、塞尔维亚等10个国家的14家单位申请加入ANSO,携手建设科技共同体,为推动建设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70年风雨兼程,与新中国同龄的中科院,不仅书写了新中国科技创新的辉煌,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也在不断提升。而描绘这幅“工笔画”的一代代中科院人,还将继续深耕细作,实现更加令人期待的美好蓝图。(记者 丁佳

责任编辑: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