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万盛经开区田坝村“大脚菇”撑开乡村振兴产业路
2019-03-21 07:31:21    作者:杨玉生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1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杨玉生)“现在每天出菇五、六百斤,进入4、5月份丰产期可达上千斤。”笔者站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田坝村“大脚菇”种植基地的田梗上,眼见该村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村干部李如兵显得既喜且忧。

“这些天,销量如何?”笔者问。“上周末市民来田间采摘,一天达300多斤,还有蔬菜商每天来批发,基本随采随走、所剩不多。”李如兵回答。

 

李如兵采摘“大脚菇”。通讯员 杨玉生 摄

据了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时,田坝村系万盛经开区重要产煤村,2010年以前村集体和村民基本“不差钱”,但随着乡镇煤矿的关闭退出,“因煤而荣”的田坝村不得不重寻转型发展之路。2017下半年,经专家论证和村民集思广益,适宜采沉区旱土栽培、见效快、经济生态效益俱佳的“大脚菇”种植被选定为田坝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路子之一。

李如兵说,去年“牛刀小试”,村里试种“大脚菇”初尝甜头,之后成立专业合作社,在村关井村民组开辟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12亩,连接专业合作社社员20多户,今年“大脚菇”喜获丰收,市场销售情况如何将关乎村里践行这条产业路子的后劲与成败。

顶草而出的“大脚菇”。通讯员 杨玉生 摄

“‘大脚菇’是富贵菜,有多种吃法,可炒可蒸可涮可炸,炖汤时削入几片,香味浓郁、鲜美无比,这些天来田间采摘的多是去年的‘回头客’。”田坝村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带头人张绍兵却比较乐观,“市场上很多人看见我们的‘大脚菇’都觉新奇,但不知怎样吃,我们总是边销售边介绍食用它的各种做法。”

李如兵为笔者采摘的“大脚菇”。通讯员 杨玉生 摄

张绍兵说,“大脚菇”别名白牛肝,为美味牛肝菌的子实体,味淡、性温,重庆人俗称大脚菌。该菌为营养丰富的稀食用菌品种,富含人体所缺的18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食药用价值,是家庭食用、承办宴席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与去年比,我们‘大脚菇’产量之所以大增,一是合作社专门从福建聘来了技术老总,从拌种、栽培到管理全程技术承包;二是水质改善,关坝镇政府投入2万多元扶持合作社铺设管网接入饮用水源,菇田实现机械喷灌。”

专业合作社现场负责人查看“大脚菇”长势。通讯员 杨玉生  摄

张绍兵李如兵边说边提篮引导笔者进入“大脚菇”田,指着蓬蓬松松的一拢拢稻草,“顶草而起处都有新出的‘大脚菇’”。

轻轻拨开稻草,盖圆柄壮肉实的“大脚菇”十分惹人喜爱,犹如倔强撑开田坝村民转型发展的致富新路。只见他们小心采摘后,又严实覆上稻草以待来日再次出菇。“一茬一茬的采摘,到6月份方才渐尽。”李如兵说。

“大脚菇”丰收盼热销,家人、朋友、团体来采摘或购买,都是为田坝山村重现产业兴旺助力添柴。

“我们的‘大脚菇’是绿色食品,菌种用玉米核、稻谷壳搅拌配制,去年9、10月间下种,除稻草覆盖外无大棚,不施肥、不打药,只是天晴时喷灌水分以保持稻草湿润,生长期长达半年以上。”

“大脚菇”田机械化喷灌浇水的情景。通讯员 杨玉生 摄

“菇田四周安装有6个连网摄像头,全程无公害、自然生长情况可追溯,市民大可放心购买、采摘。”

张绍兵展望市场前景底气十足,“合作社也着手打造自己的销售团队,线上、线下广辟销售渠道。”

“同时,我们建有冻库,拟加工推出‘大脚菇’附加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力求带动更多的小农户加入合作社,稳步走好田坝乡亲转型发展的产业之路。”

笔者窃知,适逢春光明媚,亲若团队来村采摘或体验,还可联系田坝村为您精心烹制“大脚菇”宴,亲等可就着菇田泥土芬芳品尝各式美味的“大脚菇”菜肴,大快朵颐!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