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江津建成"诗联文化长廊" 吸引市民解读
2019-03-15 07:46:40    作者:黄柏添 程雅琦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5日6时5分讯(特约通讯员 黄柏添 通讯员 程雅琦)笔者从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获悉,重庆十条最美滨江路——江津滨江路上再添文化新景观:总长1.3公里的“诗联文化长廊”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生动展现了“重庆诗城”江津独特的诗联文化。据悉,这是目前存在于长江滨江路上最长的“诗联文化长廊”。

朝源观著名奇联。通讯员 谢洪均 摄

江津位处重庆市西南部,建制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保存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其中尤其以诗词和楹联文化最为凸显。历代《江津县志》收录的诗词作品和江津历史遗址、遗迹上镌刻的诗词作品数量达1.3万余首。去年底,江津区荣获首个“重庆诗城”荣誉称号,目前正在加快创建“中华诗词城市”“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

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去年底,江津区在万里长江第一路——江津滨江路上改造修建长1.3公里的“诗联文化长廊”一期工程。该长廊位于江津几江长江大桥至鼎山长江大桥之间的滨江路段,打造内容共分9大类29小项,包括集雅亭、文化景墙、情景雕塑小品、人行道诗联廊架、护栏文化打造等。

老人驻足品读“天下第一长联”。通讯员 谢洪均 摄

巨大的毛笔雕塑、充满诗意的凉亭……笔者在诗联文化长廊上看到,这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游览。“为增加城市文化品味,江津区制定了《江津城市文化形象打造方案》,提出了“一带三核九廊多结点”的文化形象打造具体规划。其中“诗联文化长廊”则属于打造10公里滨江路文化带的重点工程之一。“江津区文联主席庞国翔介绍。

只见文化廊架上展示了江津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所作的诗《江津前八景》《江津后八景》,以及其他众多著名画家、书法家的作品。这里还以文化雕塑的方式,展现了有中国“联圣”称号的江津人钟云舫的故事。钟云舫所作的《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也通过文化景墙的方式进行了生动展示。该联上、下联共计1612字,为目前已知全国最长楹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巨大的毛笔雕塑。通讯员 谢洪均 摄

此外,江公享堂、朝源观等江津区特有的文化元素,也纷纷“搬”到了文化长廊中。江公享堂,原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住宅,门两侧有楹联“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门额之上正中部位嵌有竖匾“江公享堂”,为明成化帝朱见深为褒江渊功劳钦题。

文化长廊还实景还原了位于贵州重庆交界之处的江津四面山中朝源观的两副“奇联”。该景观的左观门两侧刻着“云朋观观观观观观观观”和“霞友朝朝朝朝朝朝朝朝”;右观门两侧刻着“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和“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这两幅“奇联”至今也没有人能正确读通并注解出来,吸引了众多市民现场围观解读。

“未来,我们将在现有诗联文化长廊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许多互动和体验的场馆,我们希望将江津最有代表性的楹联诗词展现给群众,彰显江津的地域文化特色,让我们的诗词文化和楹联文化能够走向大众。”江津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