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8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重庆市大足区高升镇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在大足区地方文化中独具风采:高升镇“徐家大院”、“竹文化”精髓与大足传统人文精神一脉相承,是大足“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大足人。
自从重庆市大足区高升镇双牌村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后,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笔者沐浴着春风来到这里的“徐家大院”,印入眼帘的是一座修缮一新的古建筑,天井、阁楼、菱形木窗式等极具历史韵味,展现了巴渝大型民居古色古香风貌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双牌村位于高升镇北部,四季分明,少有霜雪,多云雾,景致别致。
“我出生时就居住在这里的‘徐家大院’。”今年45岁的徐建华说道,“这是我们当地是建筑规模最大,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民居院落。”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笔者缓步进入这座交错贯通的建筑,几名老人家正在划拨竹子,准备编竹席。
谈起这座院落,今年58岁的徐承玖情不自禁的说,“我们徐家是很多年前从外地来到这里的。家谱历史没有记载了。这里曾经是一座人丁兴旺的院落,住着100多家人。”徐承玖说。
谈起过去的兴旺,当地的老人们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十多年前,徐家院子里住了10个生产队的村民。”“成群的小孩‘躲猫猫’,四处乱跑,好耍得很。”“一到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回来了,家家户户都在煮饭,闹热得很。”
曾经的大院,不但人丁兴旺,也人才辈出。如今,从大院里走出去的100多名人员,仍然活跃在各领域上,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高升镇党委书记杨更生说,双牌村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景观独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村落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民风淳朴,特别是历史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种类丰富,除了有明代佛耳岩石窟造像外,更有有这处大型民居院落的“徐家大院”,有的村民也称为“徐家老院子”。
据悉,徐家大院坐东向西,木结构穿斗房,为上下二重三合院,一横两纵,悬山顶,后院正中设祠堂。前院正向单体建筑3座相连,左右两座山面向前,纵向左右4间,左厢房后有天井连附属房,左右厢房各有4间。房间、天井较多,左厢房后设阁楼(转角楼),规模较大,为巴渝大型民居院落样式,前低后高,极为典型。木窗样式有直棂,方格,菱形等。“‘徐家大院’是典型代表的川东民居,可以说是川东建筑文化的一种遗存。”杨更生坦诚道,“因年久失修,逐渐形成了危房。”
“现在大院里的24口天井现在只有13口天井了。”徐承玖也十分惋惜道,“还有神龛香火、2架雕花大木床等很多东西,都坏掉了。”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的脚步,“徐家大院”逐渐冷清,而今只剩寥寥几户。89岁的徐宗尚是目前居住在院子年龄最大的人,“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也在这里变老。”
老人房间地面的木板是当年修建所铺,正是所谓的“地楼”。老人说,院子里人最多时有一两百人,过年过节更是热闹。哪家办酒,没见客上门,但一到吃饭的时候,眨眼的功夫就满席了。
岁月流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这座古朴的民居出现了衰老的迹象。除了“徐家大院”外,当地还有比较出名的古代民居:旭光村白家坝唐家大院子、陈家大院子(楼房院子),太和村张家大院子,建设村消坑坝“三重堂”,新光村蒋家大院子、黄家大院子等,但大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都没有保存完好。
可喜的是,随着近年来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开发美丽乡村旅游上,高升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徐家大院”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如“竹文化”、“静南县治遗址”、“滴水清波”等唐宋明清文物遗存,在振兴乡村旅游中有机融合,在游客在体验乡村旅游,农耕文明时,也能感受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高升镇党委书记杨更生也认为,开发美丽乡村旅游,就是要以“徐家大院”等乡土文化特色为核心,深挖独特人文内涵,打造主题文化生态景观区,竭力把高升建设为全国农旅结合示范区、中国西部美丽乡村旅游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