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梁平:建厂发展产业 为贫困村集体经济“输血”
2019-02-21 07:58:36    作者:郑越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郑越)2月15日,在重庆梁平区柏家镇龙峰村四组的一处小山坡上,崭新的厂房里,三三两两的工人或忙着包装、或忙着烘晒红薯粉丝……虽然春节的节日气氛尚未褪却,但厂房车间内却早已繁忙起来。

“建在龙峰村,福在三新村。”该镇三新村的第一书记张玉良介绍,这家新开工的红薯粉丝生产厂虽建在龙峰村,但却是市级贫困村三新村的集体经济,该村的村民集体占用25%的股份。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等客观因素,2014年三新村被列为市级贫困村,全村现有建卡贫困户68户230人。

要想贫困村“富”起来,除了道路、通信网络等基础建设达标,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成为三新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要创造一切机会填补村集体经济的空白。建厂房发展企业不仅可以让村民实现分红,还能帮助村民就业,是绝佳的点子。”张玉良说,在得知返乡创业的刘中君有这一想法后,镇、村干部积极为他的厂选址,鼓励他在村里发展产业,为贫困村集体经济“输血”。

2月十五15日,重庆市薯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进行称重包装。特约通讯员 郑越 摄

“今天是我们红薯粉丝生产厂正式投产的第一天,生产的红薯粉均是原生态、无添加,而且是纯手工制作,目前厂里的日生产量可达1-2吨,运作情况也很顺利。”刘中君说,去年年末,他成立了重庆市薯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业主+集体”的发展模式,产生效益后总利润的25%归村集体,用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

在被问到红薯粉丝的销路和未来的打算时,刘中君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打算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不仅在各乡镇的超市、副食店定点销售,还将成立一个电商平台,用多种销售模式扩大销路。”

据了解,红薯粉丝厂目前共有14名员工,其中有8名是来自龙峰村、三新村的贫困户,“随着销量、产量增加,后期的小工、包装工等员工也会在村里扩招。”刘中君说。

新厂顺利投产,对刘中君来说,这份喜悦不言而喻,对三新村的村民亦如此。

说起新建的红薯粉丝生产厂,三新村村民牟甜甜十分激动,“第一书记、村干部召集村里家家户户都开会通知了,我们不但可以分到红,还可以在厂里去做工呢。”

像牟甜甜一样沉浸在喜悦里的,还有三新村、龙峰村的贫困户。由于厂房选址建立在龙峰村,刘中君开厂前便对村民们承诺:“两个村的贫困户来应聘上岗的,都优先录取。”

“多好啊!不用出村就能干活挣钱,这样一边能照顾家里,一边还能贴补家用。”龙峰村建卡贫困户邓先芬目前在红薯粉丝生产厂做小工,她开心地说,“一个月能有1500元左右工资,公司还缴纳五险,很有保障。”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