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丰都保合镇余家坝村: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样板
2018-06-12 07:24:29    作者:杜成波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6月12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杜成波)一棵棵果树深绿挺拔,一口口池塘在微风中泛起涟渏,在一片片绿色掩映下的农家小院里,人们或自由自在地摆龙门阵,有的则哼歌缝着鞋垫,笔者一走进保合镇余家坝村,立即被这公园式村庄、乐园式田园深深吸引。

 

 

蒋世林家新修的“四合院”。通讯员 杜成波 摄

    近日,笔者前往丰都保合镇余家坝村三组蒋世林家,只见一幢两层四合院似的砖瓦房小楼刚刚建好不久,颇有小洋房的味道,二楼上的走廊边,一排排雪白的罗马柱非常显眼,铝合金门窗、防盗门、卷闸门一应俱全。

 

 

绿化道路。通讯员 杜成波 摄

    “我是按照以前老屋的风格建造的,在这里生活了六七十年,很有感情,所以建起了这个新房。”73岁的蒋世林告诉笔者,他家新房突出了农村味、土味、原生态味,自家的房屋跟其他村民的风格完全一样。

    “我们村现有的建筑多为砖石结构和砖混结构,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并不是要用城市文明代替农村文明,我们保持以改造为主、以新建为辅,尽量不改变地形地貌、道路水系等。”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时权告诉笔者,村民的建筑是很多有地方特色的抬梁、穿斗等木结构形式房屋,屋顶多使用小青瓦,地方特色明显,给人整齐划一的印象。

 

 

绿色掩映下的村庄。通讯员 杜成波 摄

    笔者在村里看到,投资500万元的保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特色水产养殖区、特色水果种植区、特色蔬菜区,特色花卉苗木区和特种养殖区相得益彰,“我们利用田无风光、山水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逐步让更多市民来村里休闲度假。”余时权说,接下来将利用好农房“四改”政策,在村上打造100户示范家庭,发展林下养鸡,一来解决了鸡群到处排粪,污染环境的问题,更多的是游客来到村里,直接可以买到真正的“土货”,从而也让村民就地富起来。

 

 

水塘果园相互辉映。通讯员 杜成波 摄

    “你看,村里利用村偏角及道路两旁等地,栽种了各种特色的花卉,早上一开门,就能闻到清香味道,多安逸呀。”二组村民李亚琼兴奋地对笔者说,待荷花开的时候,每天村上都会有很多游客来玩,她还盛情邀请笔者到时候也去欣赏美丽的荷花。

    如此美丽的乡村,垃圾是如何处理的?笔者心中有些疑虑。

    原来,该镇在余家坝村设置垃圾桶30个、垃圾箱10个,村庄垃圾收集点10个,并配备保洁员2名,统一清扫和收集清运。“按照‘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原则,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压缩后实施处理。”余时权说。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就是要将农村打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城乡居民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该镇党委书记陈晓春说,将把余家坝村打造成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和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