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政府“搭桥”产业兜底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2018-05-18 08:14:37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不做好吃懒做争穷的事,当好勤劳致富示范。”这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随处可见的标语,是贵定县“十不做十当好”全民公约的第一条,也贵定县在思想扶贫上给自己划定的一个目标。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单纯的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重要的是

  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以及脱贫的主动性。激发贫困户主动性需要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同时以产业为抓手,为贫困户营造好的脱贫环境。

  “看到了实惠,现在都抢着去种”

  火炬村位于贵定县昌明镇南部,全村147户,660人。尽管村里有391亩耕地,但由于是山区,土地较贫瘠,再加上交通不变,村内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都比较紧张,平时村民种点水稻、玉米都得看天吃饭,一旦大旱,可能就只能收几百斤粮食。

  “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回忆起早些年的情景,彭玉先还是记忆犹新。作为火炬村的村支部书记,彭宇先每每想到村民们吃不上饭的事就揪心不已。

  穷则变。改变发生在近些年。

  2007年,火炬村遭遇大旱,玉米、水稻等作物颗粒无收,尽管有上一级政府保障了温饱,但是之后全村人靠什么过活让彭玉先焦虑了好久。

  “种玉米、水稻丰收的时候也只能够自己吃的,遇到灾年可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贵定县政府在考察过当地的情况之后,决定在火炬村推广种植刺梨这种适宜当地生长、费人工少的经济作物,由当地政府提供刺梨苗并联系企业提供技术,鼓励村民去种。

  对于改种刺梨这件事,大部分火炬村民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拿着自己的口粮田去种这东西,还要两三年才能看到到收益,万一种不好,卖不出去,以后的日子怎么办?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火炬村小罗雍组的村民唐廷仕还是很担心,像他这样心存观望态度的村民不在少数。

  打消他们疑虑的是彭玉先大的先行先试。彭玉先劝说自己所在村民小组的村民用一部分田地开始试种刺梨。到2011年,刺梨开始挂果有了收成,这三年时间彭玉先每天都在担心出点岔子。终于等到收获的时候,彭玉先故意叫来其他几个小组的村民,让他们帮忙采摘,并且帮忙到市集上卖。

  当其他村民看到一大筐刺梨能卖到100多快的时候,都坐不住了。

  唐廷仕在2013年也加入到了种植刺梨的行业中,他拿出自己撂荒的9亩地试种了起来,用他的话说,看到了实惠,谁还能不动心?去年,他又扩大了种植的规模,20多亩的土地全种上了刺梨。

  “现在大家都抢着种!”

         产业入户将扶贫纳入产业链闭环

  如果说部分人先行先试的“真金白银”让村民们有了开始尝试的念头,那政府兜底解决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的产销加工问题,就是彻底免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了大干的想法。

  朱永龙是火炬村驻村工作队的一员,也是村主任助理,自从2017年来到村里以后,就开始为村民张罗着刺梨销路的事。“以前村民各自卖,挣得少还费功夫,直接加工企业收购就方便多了,价格上也有保障。”

  目前,贵定县建立了加工园区,已经有4家刺梨加工厂入驻,其中两家加工厂已经建成投产,这两家厂就是朱永龙给火炬村村民们拉来的第二重“保障”,目前,火炬村的合作社已经和两家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村民们都心里有了底。

  让更多村民加入到经济作物种植的是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入驻,各村以合作社为单位与企业签订合同,以标准价格收购,同时,加工厂还会为有意愿种植刺梨的村民提供技术上的支撑,提高了搞种植的成功率,让他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政府“搭桥”产业兜底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贫困户在自家院子里养蜂 刘超 摄/光明图片

  当然,扶贫不是做慈善,企业和贫困户之间是“共生”的关系。

  “我们要扩大产能也需要贫困户给我们提供优质的产品。”其中一家加工厂的董事长告诉光明网记者。正是有这种“共生”的关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入驻到当地的产业园区,与村合作社合作,而非通过行政力量

  随着产业化带来的是标准化、精准化。

  “以前我们是有什么卖什么,现在是外面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从“有”到“要”这一字的转变让村民们避免了盲目种植造成的损失。由收购企业提供技术的方式,一方面为村民提供了可以持续发展的技能,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也能收购到更多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与选择。

  “前期企业进来可能要靠政府引导,后期还是要靠效益驱动。”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河口镇党委书记雷小权很清楚“利益相关”的道理,要将扶贫纳入到完整的产业链中,让脱贫工作融入到企业经营、产业发展中去,以推动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工作,才能为村民提供长效、稳定的脱贫渠道,形成长效的脱贫机制。

  “以前是我们干部求企业、经销商来这里‘帮忙’收购。现在是不少销售商主动找过来。”,雷小权告诉光明网记者,现在看到实惠的不仅是村民们,不少加工企业也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商机开始进入,村民在增收方面也就有了长效的保障。

  扶贫不养“懒汉”调动贫困户脱贫主动性

  贫困村产业链的逐渐形成,让更多贫困户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观望到主动申请,开始加入到产业脱贫的行业中来。

  “我觉得种独角莲(一种中草药)好点,能挣点钱。”贵定县竹坪村村支书廖德琼近来有了烦心事。村民杨显奎想种植独角莲,但又缺启动资金,由于前两年他曾经贷过惠农贷养猪,但没养成,这也就导致他还面临着还贷压力,启动资金哪里来廖德琼和杨显奎两个人都挠头。

  “我正想法怎么解决他的资金问题呢。”她还担心的是如果这次还做不成的话,杨显奎家里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糕些,所以劝说他慢慢来,先试种几亩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他在外面打工了几年,看着外面的好了,回来总想着找点事做,总归好事。”

  道路的畅通是杨显奎看到机遇的重要因素。去年,通往竹坪村的道路开始动工,不论是对村民运输农产品还是村里发展观光农业无疑都是利好消息,将大缩短往返竹坪村与现场的时间,

  “现在大的环境好了,路也通了,不用我们鼓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都自己想着法子的改变。”光明网记者中午的时候在竹坪村里看到,除了少数年纪较大缺乏劳作能力的老人在家中,绝大多数村民的门户都紧闭。廖德琼告诉记者,这几年不一样了,村民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干劲很足,一般午饭都在地里吃,干到下午天气热的不行的时候才回来。

  扶贫不养懒汉。从来扶贫工作的主体都在于人,在于贫困户,不论是政府还是产业提供的都是一个兜底的保障,贫困户物质扶贫与思想扶贫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一方面,送政策搞产业的可以从根本上调动贫困户的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思想扶贫、观念的转变也需要有产业支撑作为“载体”,二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的大好脱贫攻坚战。

  “我要脱贫”这在不少贫困村很常见的标语,是贫困户思想逐渐转变的一个体现,也说出了广大贫困户的心声。

政府“搭桥”产业兜底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加工企业从村民手里直接收购农产品 刘超 摄/光明图片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