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中药注射剂临床有效性证据指数发布
2018-10-16 08:23:46    作者:刘茜      来源:光明日报     

    10月13日天津电 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今天首次发布了中药注射剂临床有效性证据指数。以“循证医学的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第三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论坛和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健康管理论坛今天在津落下帷幕,中药注射临床有效性证据指数的发布是该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大会执行主席,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介绍,中药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用数据说话,高质量的证据对中医药振兴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制定临床指南、医保目录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每年有数千篇中医药“RCT”和数百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也有大量中药安全性研究数据发布,但利用效率和证据转化效率不高,同时也带来了研究浪费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张俊华教授团队创建了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系统(EVDS),旨在提升中医药查证用证、创证用证效率。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系统地检索、严格地筛选、双录入核查、严格的评价、参数标准化、及可视化呈现和自动化输出。”张俊华说,该系统可极大提高中医药系统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基于此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数量和质量,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发布了中药注射剂临床有效性证据指数。张俊华表示,后续将进行数据深度挖掘和网状Meta分析,对相同核心指标(COS)下不同品种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基于EVDS数据,还将陆续发布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证据指数、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品种的临床证据指数。

  据介绍,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在中药注射剂临床有效性证据指数中排名前20的中药注射剂有: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剂、参麦注射液、疏血通注射剂、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生脉/益气复脉注射剂、血塞通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艾迪注射液、血栓通注射剂、红花注射液。

  据悉,循证中医药联盟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大学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牛津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和天津大学药学院医药政策与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组建。该联盟旨在推动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推动高质量中医药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证据的生产和转化应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