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范锐平:产业功能区建设任重道远,要进一步鲜明导向 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 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举行,总结两年经验成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罗强唐川平李仲彬朱志宏出席
2019-09-19 07:05:01    作者:钟文 杨彩华      来源:成都日报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重点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是对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调整,也是成都建设产业功能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优化空间布局和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是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和中心城市核心优势的战略支撑。

■鲜明“治本、转型、提质”导向,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鲜明“建链、强链、补链”导向,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鲜明“集聚、集成、集约”导向,创新构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鲜明“专业、精准、效率”导向,持续推进管理营运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本报讯 (记者 钟文 杨彩华) 9月18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设产业功能区是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以对城市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主动担当、大胆探索、科学作为,为这项改变城市格局、构筑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调整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川平,市政协主席李仲彬,市委副书记朱志宏出席。

2017年7月,成都市产业发展大会作出了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的战略决策。两年来,成都先后召开四次领导小组会议,持续深化认识,积极探索规律,建立制度规范,促进了产业功能区的健康发展。第一次会议着眼高点定位系统谋划,提出了“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总体思路,系统对主导产业选择、功能形态定位、要素空间集聚、机制体制创新作出部署。第二次会议着眼战略目标精准施策,鲜明提出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营造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生活生态和政策生态。第三次会议着眼创新发展培育竞争优势,提出了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转型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实现路径。第四次会议着眼遵循规律科学作为,提出了要切实解决认识局限和思维惯性,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理念,塑造未来城市新形态。

范锐平指出,随着四次会议渐次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从认识论到方法论思路愈加清晰、从战略谋划到战术推进局面已然打开、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内涵日益丰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发展方式变革,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集约高效理念集聚先进要素,以创新突破理念转变工作组织方式,创造出了一批值得总结、借鉴、推广的经验。

范锐平指出,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重点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是对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调整,也是成都建设产业功能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

范锐平强调,产业功能区建设是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优化空间布局和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是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和中心城市核心优势的战略支撑。当前,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已经起势,但筑基、赋能、成势仍任重道远。要鲜明“治本、转型、提质”导向,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鲜明“建链、强链、补链”导向,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鲜明“集聚、集成、集约”导向,创新构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鲜明“专业、精准、效率”导向,持续推进管理营运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范锐平强调,要着眼“治本”,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彻底转变营城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有效破解城市发展困境和社会发展难题。要着眼“转型”,彻底扭转产业园区思维,做强产业功能、补齐生活短板,打造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空间载体。要着眼“提质”,瞄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将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集中承载地和展示区,建设成为高品质城市生活社区、特色产业优势区、先进要素集聚区和体制改革先行区,持续增强城市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

范锐平指出,成都建设产业功能区,要紧紧围绕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对产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认识,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开放政策带动作用,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专班,持续推动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和技术创新链整体成势。特别要着眼区域协作建强产业链,着眼全球体系优化供应链,着眼比较优势提升价值链。

范锐平指出,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与产业发展规模和要素集成密度紧密相关。要大力推进生产要素高度集聚、配套功能高质集成、各类资源高效集约,整体提升产业功能区能级。要深化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持续加强资本要素多元供给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着力增强要素集聚能力。要完善生产服务功能配套,精准生活服务功能配套,强化交通路网功能配套,着力加快功能集成复合。要坚决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加快盘活低效闲置资源,逐步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着力实现资源集约利用。

范锐平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动力之本、活力之源。要始终聚焦企业和市场需求,以功能区为重点全面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面实现“办事不出功能区”。要创新专业化运营,实施专业化管理,建强专业化团队,加强专业化协作,着力构建更加专业的管理体制。要突出精准聚焦、便捷可及和集成协同,着力构建更加精准的政策体系。要聚焦服务增效、推动督导提效、强化考核问效,着力构建更加高效的运行机制。

罗强指出,全市产业功能区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下一步,要在强功能、补短板、促融合、兴产业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要坚持发展定位差异化, “看风口、看风向,更要看风源”,加快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要坚持资源集约节约,不仅要算亩均投入,更要算亩均产值和税收,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要坚持优功能提品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坚持产城融合,优化完善城市片区、产业园区功能,深化体制改革,把每一个产业功能区都建成一座产业新城。要坚持项目服务,对产业功能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全面打造和推行“蓉易办”品牌,持续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高水平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要坚持压实工作责任,发挥好产业功能区建设主体作用,加强过程管理,推动全市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会前,与会人员在天府国际生物城进行了现场观摩。会议听取了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及各区(市)县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情况,以及全市产业功能区7大行动计划编制情况汇报。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等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