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18-12-10 07:19:25    作者:徐璨      来源:成都日报     

    改革开放40年的砥砺奋进,换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春华秋实。

改革大潮激荡,成都蹄疾步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省委改革决策部署,紧紧扭住标志性和支柱性改革,特别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部署的一系列改革任务,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总体目标,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有效提升了改革现实穿透力和发展实效性,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中国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成都经济领域改革热度指数在全国343个城市中位居第一。

 

优化空间布局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跨越龙泉山“东进”,成都城市格局正迎来千年之变。

“山水之隔,本是城市发展天然屏障。实施‘东进’,不仅彰显了勇气和担当,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李晓江认为,“东进”既有利于成都产业和人口合理布局,还能服务全川和西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成渝城市群建设。

着眼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成都在优化空间布局上进行了一系列新变——

优化拓展城市空间,由“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推动城市格局由“单极”向“双城”迈进,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转变,开启成都城市格局千年之变。

坚决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近郊区”空间层次,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诸多制度层面的深度变革。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制定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统筹规划各主体功能区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着力破解“资源紧约束”难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不断提升。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当初带着100多人的团队从北京来到成都,不知不觉间,京东方成都公司副总经理秦向东已经在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了10多年。

从项目在高新西区破土动工到如今,一个越来越明显的感受让秦向东触动——年轻人,真的很喜欢成都。“每年,京东方成都公司都要在各大重点高校定点招聘。他们来了成都,基本上都留了下来。”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里日臻成熟的生活配套。在距离公司大约1.5公里的地方,配备了高品质的员工公寓、运动馆等。而现在,一批商业综合体也在园区里建成运营,不出产业功能区就能享受便捷、高品质的购物、餐饮、娱乐。

这些潜移默化的城市变革,这些悄然改变的城市生活,背后是成都突出“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在全市布局发展66个产业功能区的生动践行。

记者了解到,坚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城市新区、特色街区”理念,成都正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空间规划,推动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错位发展,新城新区集聚效应充分释放。目前,各产业功能区项目招引成效显著,新引进了一批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带动力、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布局建设产业功能区,是我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据了解,着眼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成都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引领,扩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方式,由过去以GDP为核心转向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引导不同区域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推动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实施“成都产业新政50条”,以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吸引高端产业聚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厚植竞合优势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今年6月2日,成都对外开放大会举行。

在这次大会上,成都自觉在国家开放全局中找准方向、把握机遇,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

当前,成都正围绕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着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铁路货运枢纽,促进国际资源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成都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跃升。

自贸试验区是成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一系列探索、首创让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成绩单”更为亮眼——健全货物一体化通关、产业协作配套、科技协同创新、金融区域协作等机制,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推出中欧班列物权化多式联运提单“第一票”,发行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双创债”,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中国—欧洲中心”、“一带一路”法律联盟服务中心等投入运营,“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向全国推广……

同时,统筹推进战略通道、开放平台、营商环境建设,联动推进外经外资外贸外事发展,成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记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3517.4亿元,增长26.7%,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0.2%。开通国际(地区)航线已达到110条,航线直达国家和地区数已达58个。依托国际铁路港建设“蓉欧+”战略示范区,蓉欧快铁国际班列开行数量1111列,增长83.6%。

完善外资投资体制,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让成都备受外资青睐。目前,落户成都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85家。

 

深化创新驱动

培育转换城市发展动力

2013年,靠着“3万元起步”的曾途没有想到,一手创立的大数据公司数联铭品,创业3年估值达到25亿元,更在今年拿到了4.4亿元的E轮融资;创办4年获4轮融资,仅C轮系列融资就高达4亿元,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企业,医联目前已汇集了超过43万名医生。

两家企业,有着鲜明的共性——成立时间短、几何式增长,新经济增长爆发力可见一斑。

“当前,新经济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蓬勃兴起,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是城市未来增长的新动能。”长期关注成都发展,财新数联首席经济学家陈沁直言,在新经济发展中,成都大有可为。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以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为基本路径,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 “七大应用场景”,推动经济发展“量”和“质”双重跃升。一年来,成都新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迅猛崛起的蓬勃势头,新经济总量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新潮传媒成长为“独角兽”,医云科技、1919酒类直供、驹马物流达到“独角兽”标准。

瞄准城市动力转换,成都不仅牢牢抓紧新经济“风口”,更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大程度释放城市发展动力。2017年9月、2018年12月,国务院先后在全国复制推广36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其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位居全国前列。

更令人欣喜的是,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成都经验”,1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赋予科研人员一定比例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推广到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的8个区域。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为全国提供了“成都范本”,也极大地激发了高校院所创新创业“源头活水”。目前,全市已完成400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近1000项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作价入股创办企业60余家,总投资额达100亿元。

如今,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全面实施“9张清单”,出台“军民融合十条”,在成都,一批军民融合项目与企业快速涌现,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纵深推进,一批创新机构和创新企业应运而生。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涌入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支撑。成都深化人力资源协同,制定实施“成都人才新政12条”,户籍制度改革更是形成集聚效应,累计吸引30余万名青年人才来蓉落户。

 

完善监管体制

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1+4”方案,全面推进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成都重点开展了降负债、降成本、提效益、提能力专项行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推进战略性重组,将20户市属国有企业重组为11户,裁撤三级以下公司110户;优化资本布局,推动优质资产资源向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布局,市属国有资本在金融投资、产业投资、建设投资、生态环境投资、公共服务投资五大领域的集聚度显著提升,新增医疗、教育、文创旅游、城市绿道建设等领域8户专业化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明晰“三会一层”权责边界,党委会定向把关、董事会科学决策、经理层高效执行、监事会有力监督的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压缩企业内部层级,将各集团管理层级缩减至三级以内……以完善监管体制为改革抓手,成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改善人居环境

夯实绿色生态本底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府新区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规划建设好天府新区。

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成都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重点,高起点谋划成立了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优化编制公园城市规划,积极探索“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都编制出台《成都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政绩导向更加鲜明;制定出台环城生态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兴隆湖保护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最严格的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先后创新实施了生活垃圾跨区(市)县处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等激励机制或补偿办法。

同时,一大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全球最长的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133平方公里的锦城生态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以天府锦城、交子公园、鹿溪智谷为载体的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加快构建。目前,全市新建成天府绿道1327公里,新增城区公园绿地1.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3%。

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三治一增”,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据了解,截至12月7日,成都已累计收获优良天数235天,同比增加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70.4%,主要污染物PM10、PM2.5浓度分别为80、4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8%和5.8%。

 

提高服务效能

提升体制机制核心竞争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成都坚持把机构人事改革和网络理政作为着力重点,创新行政机构设置和政务服务模式,不断夯实城市发展服务效能。

不断提高的网络理政效能让市民、企业感受颇深。据了解,成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现9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和群众跑政府的次数。

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实施“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减少企业办事成本,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改革基础上,全力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整合涉企证照事项43项。同时,在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双流区分局、高新分局、成都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实行“证照分离”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变“证”前审查为“证”后核查、“后证”部门见“首证”后直接发证的“首证通”模式,初步解决企业登记注册“准入不准营”难题。

不仅如此,在成都,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统筹推进党政群机构改革,列出18项改革64个重点研究任务清单;在天府新区、高新区率先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两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均减少到16个,打破身份、职级、年龄、区域限制,实行全员聘用;积极探索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改革,组建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四个管委会,实行全员聘用、岗位聘任、按岗定酬,产业园区管理机构长效激励机制逐步形成。

本报记者 徐璨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