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成都民间美食生活家:拳王的美食江湖 英雄略带着魔幻
2018-03-05 08:01:55    作者:仲伟      来源:华西都市报     

  如果非要给自己加个头衔的话

  那我可能是金融圈最会打拳的

  写字里面最会做菜的

  我一直想用美食和英雄传说改变世界

  把生活讲成故事

  ——拳王李淳

  说他是拳王,不太正经。

  他的拳头,没有泰森的凶狠,也没有播求的凌厉。

  因为喜欢日本漫画《北斗神拳》中的“拳王”,取了霸气的绰号而已。

  他不是靠拳头生活的人,而是写字里面最会做菜的。

  所以,在他的江湖里,全是美食和英雄的传说。

  拳王,真名李淳,一个热爱成都美食的80后。

  被网友称为拳技精湛、厨艺传神、文采风流的严肃料理作家。

  1

  江湖·白水蛋玉林的陈瘸子

  成都,玉林。又一个春暖花开的夜。

  玉林的老人,依然沉醉于凌晨五点卷帘门缓缓关闭的声音,那是陈瘸子的面馆打烊。

  铁帘和水泥地的碰撞,就像更夫的梆子,声声敲击到人们心灵深处,敲得玉林人欲断魂。

  老人们说,陈瘸子就像是玉林的守夜人,最后一个守夜人。只要陈瘸子还在这里,玉林人就绝不会吃白水煮蛋。

  如果有味道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做一些莽撞热血的事,江湖岂非很无聊。

  英雄与高潮总是在一刹那间出现,一群斗殴的人涌进了陈瘸子的面馆。

  几个满脸是血的年轻人躲进陈瘸子的后厨,十个壮汉要陈瘸子交人。

  “你要吃什么面?“陈瘸子对交人的要求置若罔闻。

  “我不是来吃面的。陈哥,给我个面子。”壮汉保持着耐心。

  “你要带人走,可以。先吃面,再吃蛋,然后买单。”

  壮汉悻悻地点了10碗素椒杂酱和10个竹筒蒸蛋,面馆太小,其余9个壮汉端着碗蹲在门口进食。

  那几个年轻人也点了面和蒸蛋,含着屈辱的泪水往嘴里强塞。

  只有吞咽食物的声音,在空气中震动。沉默,几近肃杀。

  陈瘸子坐在一旁闭目养神,似乎对满屋的杀气视而不见。

  这时,打破平衡的人物出现了。一个壮汉指了指面前的竹筒蒸蛋,要求陈瘸子换成白水煮蛋。

  陈瘸子慢条斯理地踱到壮汉跟前,收走了他不屑一顾的蒸蛋,不知怎的,那一竹筒蒸蛋扑到了壮汉脸上。

  “玉林人最瞧不起三种人,以大欺小、赶尽杀绝、吃白水煮蛋。”

  这就是李淳的作品《守夜人的蛋》,有英雄,也有寂寞的味道。

  玉林的江湖,似乎是成都人的血性。一个真正的成都人,从来不吃白水煮蛋。

  北宋著名诗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宋人彭渊材平生有五恨:

  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太酸,三恨蕙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

  如果,还有余恨到今天:英雄怎能吃白水蛋。

  2

  表弟·流星蹄花啃了999个兔脑壳

  仿佛一夜成名,李淳的小说在网络不断火爆。

  吸引了13万微博粉丝、40000个豆瓣关注和141万次交口称赞。

  与李淳相见,是在3月2日,春光明媚的中午。

  在花草与美食和谐生存的樱园,蓝色衬衫下,潜伏着紧致的肌肉。

  谈一个话题,他总能弹射出多元的子弹,肆无忌惮,呼啸而过。

  敏捷的口才与思维,契合一个从事金融工作的理科男。

  他曾在书中写道:我在成都活了三十年,酒肆饭馆间的故事传说在这里,就和麻将、三国文化一样,是植入城市染色体的DNA——所以,我喜欢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待在厨房,打开一瓶酒,慢条斯理地循着传说中的故事做出故事中的料理。

  “如果在秋冬時节的深夜,拦住每一个醉眼蒙眬的成都人,问他想去吃什么,90%的人都会告诉你同一个答案:老妈蹄花。它面向醉酒、失眠和正餐吃得不好的人们,它是成都人最后的港湾。”

  非要较真老妈蹄花的独一无二,那就来听听李淳讲小刘的故事:

  表弟小刘,一个对待食物比对女朋友还认真的男人。曾经为了追求一个女孩子,他找朋友借了一辆奔驰车,停在女孩公司楼下,西装革履地靠在车旁,等女孩和同事一起下楼时,猛地打开后备箱:里面是999只五香兔头。

  姑娘属兔,铁青着脸走了,那位属猪的同事则艳羡地同小刘搭讪,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她不跟你走,我跟,你让我坐后备箱都成。

  伤心的小刘拒绝了她,含泪把车开回了家,那几十斤兔头他冻在冰箱里独自消受,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吃完,还饶了三箱啤酒进去。出关之后的小刘发誓下辈子都不会吃兔头了。成都的三大名小吃中,肥肠粉伤透了他的心(详见《肥肠之神》),兔头吃伤了,只剩下老妈蹄花供他牵挂。从那之后,小刘在每一个孤独或醉酒的深夜,都会去位于人民公园对面的老妈蹄花总店吃蹄花汤,连吃了半年,直到他去北京念大学。

  流星蹄花写得如此缠绵动人,如同冒菜里能翻腾出英雄,熟油辣子可以泼出传奇。

  “拳王的故事”写得垂涎欲滴,其实他并不是资深吃货,也不能归类为美食作家。

  美食只是他写作的幌子,脑壳里旋转的尽是江湖,小吃里索引的是成都的历史和江湖上传说的人物。

  以至于,他在《论生蚝的利他性》中宣称开了家生蚝店“于勒小馆”,搞得粉丝信以为真,差点打飞的前来捧场。

  3

  马伯庸·上菜之前 难得地没有土腥味

  王小波和余华是李淳喜欢的作家。

  但查尔斯·波蒂斯也是他的偏爱,他可以在飞机上一口气读完整本《大地惊雷》。

  这年头,炫富多过秀恩爱的。李淳也会炫,他炫的是知识面和想象力,炫文字中的天马行空和独树一帜。

  从小,他就显露出文字的天赋,因为家学渊源,父母都是教授。父亲上世纪90年代曾在剑桥工作,之后依然回四川大学任教。

  他最初的付梓之作发在《红领巾》和《作文通讯》,真正的文学开端是在英国利物浦留学。

  舅公李致,当过四川省文联主席。儿时在英国期间,舅公要求他勤记日记,目的是让他不要忘却母语。

  就因为在英国写的厚厚一本日记,成为他写作之路的铺垫。

  出第一本书时,李淳生怕暴露,不敢让同事或领导知道他半只脚踏入文艺圈。

  他在自序中说:“我嘛,典型的出道即巅峰,是文艺圈的朋友觉得很有必要将我深藏的才华展露出来,予以曝光,他们认为我是一个可塑之才,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文章,不然就是文学界的损失。”

  新作出版,李淳也送给舅公请教,文坛老将也被侄孙的写作惊到,80后的思维与创新有借鉴的可能。

  青春文学,上菜之前得品味。著名作家马伯庸对李淳更是赞赏,“我一点都不打算谈论李淳这个人。我只是想借他的一双众生的眼睛,来看看众生。王国维有两句诗:‘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是一种高妙的境界,它源于尘世,超脱尘世,然后又落回红尘。我们附身于李淳之上,借由他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人和一些事——这些文字近乎白描,充斥着市井气息,有欲望,有劲道,有汪洋恣意的情绪,却难得地没有土腥味。”

  不能低估李淳蹿红的程度,成都文艺圈+餐饮圈堂口“樱园”合伙人熊燕也是他的粉丝。自打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李淳写的《肥肠之神》,耿耿于怀了好久。“老实说,一个以吃为人生至乐的人,平常多少也写点东西,看到一篇自己永远也写不出来的美食故事时,心情是相当复杂的。此文一出,我们熊家所有的好食青年:我、我姐、堂弟和侄子,都成了拳王的读者。看完李淳,我情不自禁想要去武侯祠电信路,寻找那些再也找不到的肥肠粉店和卡拉ok厅。我姐更冲动。看完《大鱼挑战》,在凌晨一点半下单点了份烤鱼外卖。”

  大家的表扬,不会助长李淳的自傲,他归结于喜欢自己居住的城市,“成都是一个包容、奔放、慢节奏的城市,同时这里的美食、无辣不欢和川人骨子里的狂野,造就了我比较天马行空的写作风格。”

  4

  拳王·孤独之后遇见林志玲似的长腿呢?

  33岁,帅到爆表的颜值,良好的家世,风度翩翩的作家。

  如果光靠文字想象李淳,一定觉得他风趣幽默,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但他说,生活中的我和文字所映射的性格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我其实是个十分无趣的人,不打麻将不打游戏,也不喜欢旅游,对自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更是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任何当代年轻人的共性爱好。简单地说我是个老派的人吧,有时未免太过严肃。”

  酒是例外,高兴时喝上一斤也无所谓。平常周末回家,还会和父亲对酌几杯。

  而说起女友,似乎是脑后掠过的刀锋,略凉,甚至夹杂着一丝酸楚。

  朋友都晓得,他左臂上有个巨大的“迅”字,据说是某任女友的名字。

  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孤独,才能让他在敲击键盘时,突然有种惊为天人的战栗和温暖。

  “你击败了时间,击败了距离,击败了藏獒、李小龙、成年大鹅和巅峰泰森,击败了一切。但你最后还是输了,击败你的是孤独。孤独才是真正不可摧毁的,不要试图挑战它。”

  李淳的认知,像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所说:“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若孤独永恒,要是有一天遇见林志玲似的长腿呢?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仲伟

责任编辑: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