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被76岁蹬三轮婆婆抚养长大 当年弃婴已17岁
2018-01-05 07:40:28    作者:宦小淮 王红强      来源:成都商报     

 再过三天,徐萍(化名)就要去寒假实践了,学校安排的实习地点在重庆,这将是她第一次离开外婆,去往外地。今年76岁,李自清从老家资阳到成都已经二十多年,第一次见到徐萍时,是一个冬天,这个刚出生两天的小女孩,被遗弃在医院角落,李自清把她带回了家,因为这是一条命。

  骑着人力三轮车,穿梭在荷花池、五块石、火车北站……后来车子升级成了电瓶车,女孩就靠着她拉车挣来的钱,一天天长大、进入学堂。共享单车的出现,让“火三轮”生意受到影响,老人却松了一口气,“现在一天也就挣几十块,好在女孩就要毕业了。”靠着一辆三轮车,李自清养活了这个女孩,送她念幼儿园、小学、中学,最后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绘画。

  1月4日,升仙湖地铁站外,停靠着一排三轮车,按照先后顺序排在那,等待着地铁出站的客人。李自清往常就在这里,打量着每个出站客人。下午,天还有些冷,李自清将车子推到家门口,在房前屋后忙活着。这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小木屋,一米多高,对于老人的身高来说,刚刚好,屋里一张床,紧挨着桌子,冰箱、电视机放在床边,两个长条形窗户,成了室内唯一光源。

  窗外,碧绿的菜畦上,栽种着豌豆尖、卷心菜、蒜苗等。泥土都是李自清和老伴儿温兴福从地里翻出来的,两人还在屋外修了一条便道,老人花了150元。一米多宽的路,还能够看到铺在上面的一些麻布口袋,三轮车刚好能从上面通过。

  成都打工捡到弃婴 不知该叫女儿还是孙女

  第一次见到女孩时,小家伙只有两天大,被人遗弃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大楼外,李自清当时在医院做短工,她把小家伙捡了回来。

  和院长“碰过杯”,是她对当年最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做梦,她还经常想起在医院干活儿的场景,有花匠、有锅炉房师傅、有院长。“医院发了香皂,我就寄回去给我妈妈。”李自清的妈妈已经90多岁了,她把香皂寄回去,是想证明,一个农村人,也能在城里成为一个工人。

  李自清认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一个孩子不成问题。很快,她就从医院辞职离开了,三轮车成了她谋生的依靠。女孩慢慢大了,要上户口,她只好带着徐萍回到资阳丹山镇老家,上户时,填写女儿还是孙女,她犹豫了一下。

  “后来还是填写了一个外孙女。”李自清认为,这以后也好给孩子解释,在这之前,她曾想过让自己的儿子去收养。

  抚养外孙女到毕业 这下可以闲下来了

  一个人在成都,带着一个小女孩,一起拉三轮车的大姐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当时还在动物园做工程的温兴福就这样和李自清组成了临时家庭。“外孙女每周有五天在托儿所,另外两天我负责照看。”温兴福今年已经85岁,和李自清在一起已经16年。

  去年,三轮车被公交车撞了,车头都掉了,李自清没有去医院,拿了400元赔偿就回家养伤了。“我知道医院去了就要做各种检查,家里外孙女也离不开人。”在医院打过杂,她也算是知道这些流程。

  再过三天,徐萍就要去重庆进行寒假实践,可以赚钱了。“我想给外婆买双手套。”徐萍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外婆捡来的,这么多年下来,别人怎么说,她也不会特别在意。李自清却小心翼翼,她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外孙女去五块石附近的市政公园玩,也会去离家不远的动物园。

  志愿者帮扶 为老人在冬天送去温暖

  从2015年开始,成都的公益组织就开始关注李自清一家,在升仙湖附近,公益组织前前后后去了50多次,剪头发、送棉被,还组织志愿者买来防风布,给他们的木屋“补漏”,一些只留下网名的志愿者,十块、二十,一共捐了上千元。

  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蒲斌告诉记者,除了“随手捐”的现金,他们还给徐萍送去了小台灯、文具用品,希望她能够努力学习。1月4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老人老家资阳市丹山镇海面村,村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老人有儿女,在走访过程中,几个孩子都表示愿意赡养老人,因为老人还不符合低保条件。“她自己在外面漂泊,我们也不知道原因。”他也表示,村里还会对老人的具体情况展开进一步调查。

  “我是心甘情愿抚养这个孩子的。”老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把孙女养大,也让她有了成就感,她的名字、电话,都用水彩笔写在门板上,附近有人要坐车,都可以打电话,后天就有人预约了一大早去火车北站。她还牵挂着孙女今后的生活,这次去重庆,她就把攒下的700元,塞给了她。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王红强

  原标题:被76岁蹬三轮婆婆抚养长大 当年弃婴已17岁“我想给外婆买双手套” 

责任编辑: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