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开州:高山马营“冷”业兴
2025-07-24 07:59:12    作者:邓青春      来源:华龙网     

)0011_副本.jpg

满月镇马营村风光。记者 崔家清 摄

炎炎夏日,城区气温突破41℃,而海拔1800米的重庆开州区满月镇马营村,清风穿林而过,温度计稳定维持在二十几度。网红露营基地里,来自云阳县的游客张怀民正带着孩子搭建帐篷:“朋友圈刷到这里的星空和凉风,1小时车程就到,适合周末耍两天!”

马营村,这个盛夏日均接待游客超2200人的“避暑天堂”,十年前还是当地有名的“空壳村”。“有女要嫁出满月槽,好男莫到狗儿坪。”马营村党支部书记谢青翻出老照片,照片里土坯房歪歪扭扭,村民背着背篓在陡峭山路上艰难前行,“那时老百姓顿顿吃土豆、玉米,年轻人都往外跑。”

如何破冰?马营村党支部一班人达成共识:必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2021年,马扎营水库破土动工,两年后清澈的山泉水流进家家户户;1.7公里长的马营老街公路拓宽至6米,环线公路串联起12个村民小组;开(州)城(口)高速雪宝山互通开通后,四川达州、重庆万州等地游客纷至沓来。“路通了,水来了,藏在深山的宝贝才敢亮出来。”谢青感慨地说。

85%的森林覆盖率、1300米以上的海拔、26℃的夏季最高温,这些曾制约发展的“偏远标签”,摇身一变成了核心竞争力。村民李永洪算过一笔账:2019年返乡开农家乐,今年6月的月收入超10万元,“以前在广东电子厂打工,哪敢想能在家门口挣这么多。”

农文旅融合让“清凉经济”持续升温。在向日葵观光园,达州游客张凤飞举着手机拍摄花海,身后的雪宝山居・音乐营吧传来悠扬歌声;腊肉加工厂里,工人正将刚出炉的“天上满月”腊肉打包,这些年加工1500吨的特色产品,成了游客必带的“满月山货”;鲁渝协作高山蔬菜基地里,卷心菜、胡萝卜顺着冷链车发往重庆中心城区。

“正月拉船不想家,二月想家柳发芽……”傍晚的下坝广场,村民们唱起原生态山歌,歌声混着农家乐飘出的腊肉香。经营民宿的徐远清正给客房换床单,他的星空房暑假期间供不应求,“客人说在这儿能看到星星,我才知道咱这抬头可见的星空,竟是城里人的奢侈品。”

从“狗儿坪”到“全国生态文化村”,马营村的蜕变是满月镇乡村振兴的缩影。满月镇党委书记胡军介绍,2024年,马营村已发展餐饮民宿70家、乡居民宿15家,新增露营基地8个,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2万元。

夜色渐浓,露营基地的灯火与星空交相辉映。胡军站在观景台眺望,远处的滑雪场正在规划,“冬天赏雪,夏天避暑,马营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记者 邓青春) 

责任编辑: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