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大足:“白芷”种植成贫困户脱贫良方
2020-08-19 07:49:34    作者:谭显全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9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今年雨水多,地里的白芷生长缓慢,减产达到四成以上。”8月17日,重庆市大足区高升镇红光村村民徐中会头顶烈日,一边翻晒白芷,一边与前来调查脱贫的西南政法大学大学生志愿者郑乃豪闲聊道。

徐中会的妻子姜华菊多年来患有精神病,致使家庭十分贫困,被纳入了低保户。“以前,是土墙房,逢雨就漏。”徐中会回想过去,连连摇头表示,“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床铺漏水时只好用塑料纸搭到床顶上。”

贫困户凉晒白芷。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现在好了,在政府脱贫干部们的帮扶下,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老俩口还能搬出土墙老房,住进了这里统一规划的新楼房。”徐中会笑嘻嘻对郑乃豪说道,“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这几年还栽种了一亩多地的白芷。

“去年的白芷产量好,市场上销售的价格在6—8块钱一斤。”徐中会说,“今年产量低,栽种的一亩多地大概收获了400斤左右,销售价格在9—10块钱一斤了,可以卖3000多块钱。”

贫困户脸上绽放灿烂笑容。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红光村的黄劲富,也是多年来种植白芷的老农户了。去年他在河边栽种半亩地,虽然干旱,收获了500多市斤。今年由于雨水多,导致白芷减产一半左右。“产量虽然低了,但市场价格却涨了。”黄劲富高兴地表示。

“今年自开市至今,由于白芷减产,货源偏少,导致价格上涨,由去年的每吨22万元左右上涨到每吨24万元左右了。”当地经销商周麒麟表示,“市场行情看好,长期销售到河南商丘等地中药材市场,是有多少要多少,十分紧俏。”

凉晒白芷。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据悉,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白芷用途广泛,可以入药、做香料和化妆品等,大足区高升、铁山镇等地村民从上个世纪末期,就有种植白芷的传统,其中今年高升镇农户种植就达到了3000多亩,可以增收1000多万元,种植白芷因而成了贫困户脱贫良方。由于当地政府的宽松政策,大力发展和支持,全国各地客商云集,在本世纪初,就已形成了以大足这几个场镇为中心的白芷集散地,再由众多商贩批发散到全国各地药材经销商。

目前,大足区已在铁山、高升镇等村建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正加强与周边各镇及四川安岳、遂宁等传统川白芷等道地中药材产地合作,力争用2-3年时间新发展道地中药材基地1万亩以上。

下一步,大足区将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中药材溯源计划,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积极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争创“中国白芷之乡”,创响“大足白芷”品牌;围绕全产业链打造,积极引进加工、贸易、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