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乔)“法院对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主要以打击犯罪为主;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则是以帮教挽救为主。”近日,记者从合川区法院获悉,针对未成年人案件,该院在审判中引入心理测评和疏导机制,矫正失足青少年心理。
今年6月,合川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吴铃开庭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开庭前,吴铃与心理咨询师一同约见了17岁的被告人陆某。交谈中,陆某对自己多次盗窃行为供认不讳,只是坚决不愿意提供父母的联系方式。
为打开陆某的心结,心理咨询师对陆某进行了专业的心理测评。在进行测评和心理疏导后,心理咨询师出具了一份详实的意见。意见认为,陆某的犯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因素,且陆某认罪态度好,希望法庭从轻量刑,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运用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可以得出针对性较强的评估报告,能够帮助法官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等,给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提供参考和帮助。”合川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程庭长介绍,今年初,该院与专业团队共同制定了心理干预机制方案,先后建立起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的评估软件,聘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和测验等方法,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将心理咨询及疏导融入案件审理全过程,让未成年人感受到关心和爱护。
据介绍,该评测系统内装有100多套心理测评工具,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操作者可选择构建个别化调查问卷,对测评对象人格、情绪、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评定,最终自动生成包含数据表和统计图的心理评估报告,并附有心理特点分析及指导建议。
“评估报告就是测评对象单独的心理辅导档案,有助于法官开展‘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更好地挽救和帮助未成年人。”程庭长表示,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运用心理测评系统,看似增加了一个“步骤”,实则更有效地了解了未成年人内心真实想法,消除未成年在审判中的紧张情绪,准确找到其犯罪症结,并对“症”下药,让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工作少走“弯路”。
编辑: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