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富(左)为老邻居推拿按摩。记者 张莎 摄
6月8日下午,大渡口区八桥镇凤阳社区凤阳小镇11栋居民家里,75岁的张远富正在为邻居尹大爷做推拿按摩,只见他手掌和手背交替“上阵”,从头部到胸部、腹部、后腰、手足,推、捏、搓、揉、拍、压……灵巧的双手翻动飞舞,动作娴熟自如。
约半个小时后,尹大爷脸上露出了舒展的笑容。做完一次推拿,张远富自己也热得额头冒汗、衣衫濡湿。“我不会随随便便应付,要推就推到有效果。”
75岁的张远富仍然腰杆笔直、精神抖擞。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20余年前在附近的煤矿工作时,见到工地上常有工友劳损受伤。“那时我就想着,要是能学学推拿按摩,给工友们揉一揉、捻一捻,减轻疼痛,该多好。”
退休后,张远富开始接触推拿按摩,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也没有老师在前面“引路”。哪个穴位对腰好,哪条经络对肩颈好,这些都是他在一本本医书上先学,再实践摸索出来的。学会十几种传统推拿手法后,张远富开始试着给以前的工友们“疗伤”。慢慢地,他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大家眼中的“好手”。
凤阳小镇是大渡口区一个大型的农转非小区,已入住居民6000多人,其中有近2000位老年人。搬进小区后,张远富成了老人们的“专属按摩师”,尽管自己也是古稀老人,可只要老邻居们说一句“我不太舒服,来帮我按按吧”,他二话不说就上门去。
目前,张远富已为近百位老人免费服务,左邻右舍谁有跌打损伤、头痛脑热的,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上门推拿,帮助他们缓解疼痛。
“张师傅这样的好人真是不多。”邻居何昌蒲大爷在去年突发脑溢血,行动不便。张远富隔天便去帮他做推拿,一做就是半年。去年底,何大爷能小步走路了。
为老人们义务推拿按摩多年,张远富也有一套自己的经验:“推拿按摩技术讲究手法的轻重缓急,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灵活运用才能起到最好效果。老年人骨质疏松、肌肉容量下降,因此推拿时应秉承柔和、舒适的原则,手法宜轻不宜重。”
有老人看张远富一按就是半个多小时,提出要付一些钱作辛苦费,都被他拒绝了。张远富说:“我一收费,就变味儿了,邻居间的情谊比什么都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