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国家邮政局召开2018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2017年四季度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2017年四季度,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08.5,同比提高16.8%,快递业仍处于稳步成长期,呈现出发展态势高位运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网络稳步向下延伸,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特点,较好地应对了旺季快递服务需求,快递准公共服务属性凸显。据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监管研究处负责人耿艳介绍,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将调整优化指标体系,加大发布频次,月度快递发展指数将于2月初首次与公众见面。
从四个一级指标来看,2017年四季度发展规模指数为320.6,同比提高22.9%。四季度,网络购物所产生的快递量占快递业务总量的近七成,比三季度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全国快递业务量约完成126.6亿件,同比增长24.3%,占全年的比重达31.6%,为全年最高;日均快件处理量接近1.4亿件,“双11”期间最高日处理量3.3亿件,同比增长31.5%。跨境寄递成为新亮点,10-11月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1.7亿件,同比增长36.1%,比同期行业整体增速高11.5个百分点。市场结构持续优化,1-11月,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1.8%,比全国增速高3.2个百分点,在全国快递业务量中所占比重提升0.2个百分点。市场资源加速整合,1-11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78.7%,较1-10月上升0.3%。
四季度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142.3,同比提高13.5%,受旺季业务量激增影响,环比下降13.6%,总体而言经受住了旺季考验。四季度,快递发展普及指数为165.6,同比提高9.9%,环比提高7%,快递的普及程度整体呈现
稳步提高态势。快递准公共服务属性凸显。四季度,每万人1.6个快递网点,每百平方公里2.4个快递网点,网点密度继续稠密化发展。四季度快递企业平均每天服务2.8亿人次,相当于每天五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使用了快递服务,快递成为继衣食住行后又一基本需要,“衣食住行送”成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快递服务生产生活效益突出,四季度快递业务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同比提高0.6个千分点,快递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1.3%,快递业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率超过20%,行业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已成为新经济的代表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将进行调整优化,一级指标发展普及指数调整为发展能力指数,新增“劳动生产率”、“支撑网络零售额”、“快递市场资本预期”三个二级指标。新的指标体系自2018年1月份指数开始即采用。同时,发布频次也将进一步加大,在继续维持季度+年度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解读的基础上,每月初通过国家邮政局网站公布月度指数简报。(光明融媒记者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