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成都街巷环境高“颜值” 居民生活更幸福
2017-12-30 08:28:09    作者:侯初初      来源:成都日报     

装扮成邮政亭的街边商店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重在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市在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中,紧紧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目标,坚持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落实到成都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提升城乡社区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美丽成都。

  总体工作

  狠抓顶层设计 将建“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

  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全过程。

  构建有关社区品质提升、环境改善、社会企业发展等各方面的“1+6+N”配套文件体系,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三年计划》等系列文件,做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顶层设计。

  “目前配套文件中5个文件已印发,4个文件即将出台。我们印发了《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能职责和工作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一月一调度”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在一个区(市)县以现场推进会形式,检验工作成效,总结工作经验,推广经验做法,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相关制度落到实处。

  强化示范引领

  确定44个高品质和谐宜居示范社区

  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点位,通过示范引领,推动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确定了44个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示范社区,并印发《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示范创建工作要点》,指导示范社区建设。编制《成都市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标准体系》,将理念量化成标准,系统回应成都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是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的问题,理清思路、找准抓手、增强实效。

  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在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基础上,引导民宿、文化、餐饮等服务产业入驻并扎根林盘,带动农户多渠道增收。邛崃靖口村以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与利用为契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深度融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精品文旅,展现出川西林盘美丽的生态、形态和文态。”

  紧扣居民需求

  稳步推进街区有机更新

  郫都区“可食地景”项目从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将闲置三类土地拆墙透绿,提升城市生态景观等;蒲江县明月村依托“茶山竹海明月窑”独特资源禀赋,启动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建设,开发明月酿、陶瓷品、雷竹笋等旅游产品19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当前,群众对生活质量、人居环境有了更高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转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机制、转形态,切实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据了解,我市正稳步推进街区有机更新,开展老旧院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增加公共空间。推进社区全域景观化创建,加强对社区建筑里面和建筑风格的有效管控,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两拆一增”“小游园、微绿地”建设、家庭种花植绿等行动,创造社区开放空间。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做好城市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治理等工作。积极参与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居民无序散熏腊肉行为进行规范,加快农村散居院落及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郊结合部环境连片整治。

  突出共建共享

  鼓励参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武侯区玉林片区从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真切愿景出发,通过链接园艺资材、开展种植培训等方式,为居民提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平台,充分发动居民参与社区种花植绿行动,既美化社区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也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居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我市通过积极发展社区教育等方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提升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出台《成都市深化社区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志愿行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居民志愿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畅通居民参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渠道,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社区活动等方式,为居民搭建参与平台,在全市形成共建共享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