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眼擒贼
原来看武侠小说,说是高手过招,往往只需对看一眼,便胜负已分。
没想到,如此虚幻的说法,会在现实中真实上演——有着多年扒窃生涯的冯某,就栽在了反扒民警的一个眼神上,导致了他的“四进宫”;50岁的陈勇(化名)是一个老道的猎手,冯某这样的惯偷被他称为“老贼”。在30年反扒一线中,他经手的扒手多达千人,几乎没人能逃过他的眼睛。如何识别一个贼?他说:“眼神”!
这就是“盗高一尺,警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总逃不过一个老道的猎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盗高一尺
一个职业惯偷老手
这回“四进宫”栽在一个眼神上
看守所内,提审会面室的房门被缓缓推开,54岁的冯某戴着手铐在成都商报记者面前坐下,浓粗的眉毛下,眯成线的眼睛四下转动,目光游离,从进门到坐下,焦点从未落在某一处固定位置。
这是他第四次因扒窃被处罚。头两次在三四十年前,最近的一次在2014年。这一次被抓,冯某栽在一个眼神上。当时,他在东城根南街搭上了57路公交车前往八宝街方向,这是他最常坐的一趟车。这条从五块石客运站开往西部鞋都的长线公交,途经火车北站、人民北路、八宝街、武侯祠等站点。
“是一张地图蒙了我。”冯某一上车就和一个小伙眼神相遇,然后双方目光转开,“我心里咯噔一下,判断他是个公安,但看到他手里拿着地图,又宽慰了自己一下:说不定是个游客呢。”
像古龙小说写的那样,双方“过招”不过0.1秒的时间。
冯某往车里走,被一个挎着包的年轻女孩所吸引,准确地说是被一个口子大开的包吸引。包内放着一部小米手机。原本冯某看不上,“根本卖不了几个钱”,但如此伸手可得的绝佳机会,又让他难以抗拒。快速得手后,他在下一站下了车。不想,下车就被按倒在地。
被擒的冯某,随后被移交给青羊警方进行后续调查。
冯某自称10多岁就开始小偷小摸。有记忆的第一次扒窃发生在高中时,那次,他在人民东路附近摸了一个商人的包包,包内有几百元现金,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笔巨款了。
那次扒窃,尽管心有惧怕,冯某还是侥幸脱身,偷来的钱全部用以吃喝抽烟。“(我)好吃,想吃好的,没钱就去偷。”在一次次“摸索”中,冯某练出了自己的扒窃伎俩。
其实,作为一个惯偷老手,冯某不是不知道“眼神”的厉害:“他有职业的眼光,我也有,他是公安我肯定能看出来,我是贼他也看得出来。”
所以,不管是贼还是民警,对于“眼神”都特别在意,一方面,目标在哪里,全靠眼睛那一瞅;另一方面,双方都要极力躲避对手的目光。如果双方眼神相遇,那么完了:对贼来说,这一趟绝对不能下手,下手必被捉;对于反扒民警来说,自己的身份已暴露,抓现行非常困难。
警高一丈
一个30年反扒民警
“眼神”识贼
化身隐身人捕“猎物”
再狡猾的狐狸总逃不过一个老道的猎手,陈勇就是这样的猎手。
50岁的陈勇,就职于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治安三大队,在30年反扒一线中,经手的扒手多达千人。几乎没人能逃过他的眼睛。“反扒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出门的那一刻起,你就在寻找猎物,搜寻、跟踪、躲闪,斗智斗勇。”
陈勇习惯把冯某这样的“职业老手”称作“老贼”,像是一个代号,特指成都本地的扒窃惯犯。而在“老贼”口中,陈勇及其同事则常常被称为“干事”、“箍子”。
如何识别一个贼?“眼神。”
“只要他一进入这个区域就会暴露。”在被贼研究的同时,陈勇也练出了火眼金睛。扒手们的视线常常在身体下方,盯着你的腰部,看着你的包,成熟的惯犯常常会扫视车厢一遍,识别是否有反扒民警在。“眼神里有一种独特的光,绿光、凶光。”
就像冯某作案前对乘客的审视,陈勇一样会审视着贼。“上车要平静,因为你不知道贼是不是已经在车上了,要像正常乘客一样依次走向车厢中后部,身体动作不能太大,用余光查看四周可疑的眼睛,选择有利位置,利用各种遮挡物掩饰自己的观察。”陈勇还会适时变化掩饰技巧,“戴帽子、墨镜、化妆观察都是办法,贼在研究你,你也得迷惑贼。”
像一次狩猎,陈勇要极力成为一个隐身人,发现“猎物”,快速锁定。而一旦被猎物率先发现,狩猎将无功而返,“他们如果先看见你,老早就绕开走了,你甚至都发现不了他们的存在。”
另一种仅次于无功而返的结局则是,当民警发现猎物,举枪瞄准时,猎物回头的双目对视。陈勇把这种对视叫“眼神对光”,一个经验丰富的反扒民警遇上一个同样经验丰富的贼,对视的片刻,彼此都将暴露。这时能做的,或许只能将其带回,进行一番言语教育。
两年前,1路公交车,陈勇在武侯祠大街太成宾馆前上车,从前门走向车厢中部。这时,曾计划走前门下车的扒手郭伟(化名)正好与他侧面相迎。两人四目相对,几秒之间,郭伟急忙转身,车厢地板发出“哐哐”的声响。“你,等一下!”陈勇叫住郭伟,“你丢的啥?”
“啥都没有,不晓得是谁的。”郭伟一口咬死。陈勇一看,地板上躺着一部苹果手机以及两个作案的镊子和刀片。“真的不晓得是谁丢的。”郭伟依然不认。“这种情况就是眼神对光,他很快认出了你,丢掉东西不认,如果监控没有拍下作案过程,只能进行一番教育。”陈勇说,这样的狩猎其实就是失败的。“对于熟手来讲,如果掩饰不好,我们也会瞬间暴露,对方也会迅速做出应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