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元节临近,从昨晚开始,沿街、沿河烧纸钱、点香烛的市民多了起来。“为什么不用鲜花水果祭祀先人呢?我们应当倡导移风易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点香蜡、烧纸钱等传统祭祀风俗对空气污染很严重,也会增加环卫工的工作量,如果火没熄灭,还有火灾隐患。针对即将到来的“中元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呼吁:摈弃点香蜡、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采用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绿色低碳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转变观念,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做到理性祭奠,节俭祭奠,以环保、节约、低碳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该负责人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张贴《文明治丧倡议书》24000余份,已发放文明祭祀宣传单(卡)36000余份,劝导不文明治丧祭祀行为650余起,民政与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40余件。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全市民政系统、殡葬协会和殡葬机构,最大力度地宣传引导市民文明治丧和文明祭祀,最大限度地遏制治丧扰民行为,并协同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努力形成殡葬环保的长效机制,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记者手记
虽是传统习俗 但确实造成了麻烦
昨晚,市民周小姐在摸底河边夜跑,忽然传来一阵烟雾的味道,循着烟味她发现,夹河两岸有丛丛火光,隔一两米就是一堆灰烬。她突然想起,中元节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七月半即将来临,很多市民开始在河边祭扫。既然是传统习俗,周小姐觉得不便上前劝阻,但眼前烟熏火燎,又让周小姐担心:明天的空气怕是要不好了。
事实上,记者昨晚至今日凌晨走访发现,位于金鹏街与蜀金路交界处的一片公园绿地中,树下多有灰烬,正在燃烧的火堆竟有不少。
除了3个火堆前有市民正在祭扫,其余都只见火光不见人,留下香蜡伴着香烟袅袅。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黄忠公园附近的摸底河两岸。由于前来河畔祭扫的人数较多,远远望去,两岸的火光如路灯一般。空气中飘散着焚烧的气味,不少周边居民掩鼻而过。与平日相比,河岸边还多了推着推车卖纸钱香蜡的小贩,一位小贩告诉记者,由于到河边祭扫的市民多,他专程在河边“扎点”,平日夜间来这里卖鲜花水果的都少有过来了,生意不好。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