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量体“裁衣” 让每本书独一无二
2017-12-31 07:29:07    作者:周原      来源:北京晨报     

 “2017年一共设计了800多件作品,和前一年相比,在数量上大概增加了四分之一”,面对即将过去的2017年,北京“敬人纸语”工坊的杨玉国如此盘点。

    从热闹喧嚣的南锣鼓巷主街向西拐进福祥胡同,就能看到“敬人纸语”工坊的招贴。推门而入,橘色的灯光、节日的装饰、色彩鲜明的纸张让人倍感温暖。穿过纸张的阳光长廊,几十平米的空间内,展厅、手工教室、书本展示墙一一呈现;技师工作的工坊都在相邻的房间,旋踵可至。

    杨玉国是工坊的书籍装帧师,每天跟纸张打交道,为个性化定制的图书量体裁衣。别看只有38岁,他入行已有17年了。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印刷厂的装帧主管;曾当过印刷厂厂长,管理着100多人。2012年,“敬人纸语”工作坊开设了一个书籍装帧班,学的是法式精装书,杨玉国报名来学。一个人静静做书的感觉一下子被迷住了。虽然薪酬待遇差别很大,他还是辞了职,成了工作坊的一名书籍装帧师。

    “一刀三毫米,不多不少”

    作为书籍装帧师,杨玉国从事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工作?一句话,就是每天和纸打交道。从选择更舒适的纸张,到设计更美观的外形、排版,让每本私人订制的书呈现出更美的状态。

    多年的从业经历让杨玉国手里的活儿细腻精致,有时甚至不用尺子就能完成裁剪。有次一位学生在工作坊做书,一页纸多了3毫米,杨玉国手起刀落裁掉一条,说“好了”。学生不信,拿起尺子一量,还真是一点儿不差,正好3毫米。

    2017年6月,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首次评选出8位“南锣工匠”,以表彰他们的高超手艺和匠心精神,杨玉国就是其中一位。

    “蒲公英种子混到纸浆里”

    来这里做书,大概是个什么流程呢?杨玉国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做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他以刚刚完成了一件作品为例介绍,客户是一位摄影师,为朋友夫妻定制纪念影集,请他进行装帧设计。影集用一百多张照片记录了两位退休的老人十多年来相亲相爱、携手至今的历程。因为丈夫工作的原因,两个人一起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一直陪伴彼此。如今,男主人公生病住院,摄影师想用这本影集表达自己对挚友的祝福。为了凸显这份感情的真挚,在设计影集时,他没有使用标新立异的装帧形式,只是做成很简朴的一本册子。选择色彩时,一开始客户提出的方案颜色不是特别鲜艳,他就建议用一些明亮的色彩来表达,让人在阅读时能感到温暖愉悦。最后他在书封使用了橙色,果然效果显著,整本影集也令客户相当满意。

    其实,这些年,经他之手诞生的独一无二的“书籍”,可谓不胜枚举——一次,一位客户要求制作一本带有灯泡照明功能的手工书,这涉及到电路板等复杂工序。如何保证书既能发光、又可以美观且安全?杨玉国思来想去,反复试验,最后把电路元器件嵌入到镂空的书脊内部,电线外侧缠绕绝缘胶线,并通入直流电。9天后,当客户拿到书时十分惊喜,称赞他“诠释了一位当代匠人的风范”。

    还有一次,一位客户要求制作一本种子书:书的每一页撕下来埋到土里,都能生根发芽,长出小苗来。这可怎么实现?杨玉国就去翻阅植物学方面的资料,最后他发现,蒲公英的种子小而易保存,可以混合到纸浆中制作书页。当顾客拿到杨玉国制作的种子书时,欣喜不已。

    “想做一套让人一看就记住的书”

    在电子书越来越流行的今天,这种对于纸张文化与纸质书的坚持是否还有意义呢?杨玉国认为,电子书是时代的进步,但纸质书并不会因此被替代,而是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走向更加高端的范畴、得到更加用心的对待。而他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探索纸质书的更多可能性。“纸质书带给人的愉悦是无可替代的,每个人对纸应该是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杨玉国说,

    尽管纸张文化是书籍文化的配角,但杨玉国表示这个配角也要扮演得好——毕竟一本书如果不美、不容易翻阅,即使内容很精彩,给人的体验也会大打折扣。而他的目标,就是“想做一套让人一看就记住的书。”

    文并摄/实习记者 周原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