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田世信艺术展呈现“大匠之作”
2017-10-18 12:26:05    作者:田呢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田呢)田世信的木雕作品留住了材质自然的纹理与质感,大斧阔劈、拙而不滞;青铜创作中注重手的触感与塑痕,肌理在雕塑表面流动起伏。由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大匠之作——田世信艺术展”日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对田世信60余年的艺术创作进行了研究和梳理,选取了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出。从田世信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对传统雕塑创作的坚持和对当代雕塑艺术新态的思考和创新,以及对日常生活、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的关注。本次展览同时展出其绘画作品40余件,包括素描、速写及油画等,展览现场对田世信工作室的还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和创作气氛,由此了解田世信的艺术全貌。据悉展览结束后,田世信将把其大型组雕作品《花桥》无偿捐赠给中央美术学院。

田世信艺术展呈现“大匠之作”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言:“田世信的艺术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是可贵的,可贵在题材、材质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可贵在他在沉浸于劳作过程中的工匠精神,铸就了力与美、文与质的统一。”此次展览中,田世信的雕塑作品分为五个版块呈现。“汉风唐韵”中无论是《汉女》的修长肃穆,还是《唐女》的丰腴富贵,用不同的造型语言塑造出环肥燕瘦的形象,对于古代线描语言的立体化塑造,高度概括地表达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内在的精神气质。

田世信艺术展呈现“大匠之作”
  

  田世信1964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后,被分配到贵州清镇中学,在贵州教学与生活的二十五年间,边陲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滋养和丰富了他的早期创作。在“民间塑造”版块中,《苗女》《花桥》《侗女》等代表作,充分展现出劳动人民虽然劳作艰辛却自足自在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其作品鲜明的特色。

田世信艺术展呈现“大匠之作”

  步入相对独立的环形展厅,“王者之尊”这组作品表达了田世信“与故人对话”的主题,引导观众回到过去的那个时代。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这些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 “王者”形象,在田世信的创作中一一再现,将中国画的线描立体化,成为田世信创作风格转变的里程碑作品。

田世信艺术展呈现“大匠之作”

  “崇文尊士”版块可见田世信从80年代便开始创作的历史名人雕像。从《老子像》《司马迁》《屈原》到《谭嗣同》《秋瑾》《鲁迅》等人,田世信用简约的造型法则,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的纪念与尊重,也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精神及人生态度的认同。《鲁迅与青年》组雕中,鲁迅的形象平易近人,与青年们围坐而谈,让其有了更多的个性表达。田世信在大学时代便对谭嗣同愿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精神而感动,并而多次以此为题材创作。

田世信艺术展呈现“大匠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对不同材质的探索与钻研,使得田世信将陶、石、木、青铜抑或大漆,都运用于他的作品中。田世信对于大漆的研究,始于在贵州时看到当地农民用大漆、牛皮制作的生活用品。随后参观马王堆汉墓时,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唯有大漆仍能保持原有状态,使得田世信将这一中国传统材料的传承运用到创作中,对推动大漆雕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29日。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