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成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2018-03-19 07:27:38    作者:文豪      来源:成都日报     

 

我市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图为求职者参加人才招聘会 本报记者 张青青 摄

去年成都人才落户新政实施首日,川大女博士成为人才落户新政第一人 本报记者 刘阳 摄

“定向交流活动议程要多设计让法籍学生感兴趣的环节;梳理出‘成都人才新政12条’中对法籍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政策……”近一段时间,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业务发展部部长丁嘉和同事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一个定向交流活动,他们与入园企业ICI以及法国商学院合作,建立年度性质的法国商学院法籍学生的成都定向交流活动,活动期间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宣讲成都的发展前景和人才政策。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外籍人才来蓉工作,同时也加强成都与法国乃至欧洲青年人才的交流与沟通。”丁嘉如是说。其实,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每个月都会举办多场这样的活动,为我市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这样的底气,得益于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全面完善升级人力资源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出的“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圈”,更来自于成都人才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和影响力。

丁嘉的工作不是孤例,是成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成都人才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奋力书写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精准施策

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

截至目前,成都拥有各类人才460.76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29%;在蓉“两院”院士33人;在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3人,在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93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672人、顶尖团队55个,分别占全省的84%、75%。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成功跻身“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成都正因各类人才的引育壮大而焕发着年轻的生机和活力。

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成都人才工作以政策为先导,紧贴城市长远发展、紧贴产业能级提升,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政策。

去年7月,《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即“成都人才新政12条”)的出台,吹响了成都加入全国“人才抢夺战”的号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行“蓉城人才绿卡”制度等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12条精准、实惠的措施,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分类施策,初步形成了支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记者了解到,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市级有关部门、区(市)县各司其职,有力推动“成都人才新政12条”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打破以往“先用后引”的传统模式,积极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打造最具包容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并做好落户后的就业创业后续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出了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和企业自建倒班房等多种解决方案,加强人才住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有机整合碎片化的人才服务,通过差异化、精准化的增值服务,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成都人才新政12条”在全国白热化的“人才抢夺战”中形成了“引爆效应”,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纷至沓来、扎根蓉城,成功发展。“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8个月以来,已吸引新落户青年大学生15.24万人,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举办“蓉漂”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1万余个工作岗位。为来蓉求职者建立7天以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实现了“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全覆盖,提供床位736张,累计审核入住3839人次。同时,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进度,现已清理存量房源7384套,受理人才安居申请4137名、资格确认2416名,确保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扎得下根。发放首批“蓉城人才绿卡”296张,提供政务服务、创业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四大类24项服务事项,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

打响“蓉漂”品牌

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

“成都人才新政12条”鲜明提出了具有全球显示度的“蓉漂”品牌,通过持续升温的“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海外人才工作站点、“‘黄金眼’大数据全球人才搜索系统”等,积极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社会氛围。

“‘蓉漂’人才荟——走进名城、名校、名院(所)、名企”系列活动成效显著,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深入225所(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广泛开展宣传推介、人才招引、拜访对接、合作洽谈等活动,线上吸引62万余名人才关注,线下2万余名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参与,6000余人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签约意向。

“蓉漂”品牌叫响海外。依托美国硅谷、德国杜塞尔多夫、加拿大多伦多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哥本哈根等20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功举办“创交会”“海创荟”“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美加行”系列推介活动,与100余名有回国创新创业意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了接触,与其中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达成了人才引进意向,在全球范围叫响了“蓉漂”品牌。

与此同时,成都进一步将大数据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引入人才工作,升级“黄金眼”“大数据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延伸引才“触角”,实现对人才供需信息的动态把握、精准投放和有效衔接,推动人才开发管理由传统模式向“大数据”模式的格局性转变。目前,入库人才数据总量近5000万。

聚焦全民提能

有效促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成都人才工作将推动全民技能提升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全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广大市民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帮助每一位踏实肯干的市民学技能、提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圆梦出彩、体现价值。

“我们产业园正是借助成都高层次人才聚集和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优势,集中引进业态高端的人力资源产业企业。”丁嘉介绍,目前,该产业园已实现入驻企业基本覆盖所有人力资源服务板块,构建起完善的人力资源产业生态链,形成了人力资源服务业良性发展势头。

据介绍,成都通过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产业、实施本土人才自主培养计划、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等方式,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人力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为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成都依托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吸引聚集一批知名中介机构和企业,提供培训、招聘、测评等全链条服务。

在本土人才培育上,成都实施“成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大学生“创业新星计划”及“产业实用人才开发五年行动计划”,全年遴选培养了90名优秀青年人才,100名“创业新星”,开展青年技能培训2.4万人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000余人次。

为推进人力资源提能,成都鼓励在蓉企业与高校、职业技术(技工)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推动学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培训提能基地。同时,制定出台《成都市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实施办法》,鼓励高校院所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让每个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市民都能通过参加免费培训和全额报销考试费用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广大市民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优化发展平台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人才的聚集,是因为成都能够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过去的一年,在推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方面,成都把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的人才优势与成都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人才创新成果在蓉转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新增与清华、北大、哈工大、对外经贸大学及中国农科院共5家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成都已将校地合作的“朋友圈”扩至15家,建成环川大等3个高校知识经济圈,带动社会资本投入8.75亿元,创新孵化载体面积超50万平方米,促进高校院所在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00余项。

完善军民人才融合机制。研究制定军民人才融合发展政策,支持军民两用高端人才项目落地,规划建设军民融合“1+N”园区平台体系,全市军民融合企业达420家,间接配套企业上千家,带动军民融合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创建“双向离岸”模式,设立4亿元规模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金,突破来蓉时间空间限制,构建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载体,可享受最高500万元的人才扶持政策。目前,已建成3000平方米的离岸基地载体,在硅谷等海外高端人才集聚区设立离岸基地站点20个,举办“海创杯”创新大赛,挖掘166个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引进离岸项目17个,给予近600万元扶持。

今年将新引进青年人才15万余人

打造更受青年大学生和求职者喜爱的城市

“成都正深入推进‘成都人才新政12条’的全面落实,吸引更多人才到成都创新创业,‘蓉漂’已成为时代风尚。”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要按照“1248”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这条主线,贴近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以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变、人才工作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人才发展从优先考虑规模扩张向重点关注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为重点实施“八项任务”。“力争新引进青年人才15万余人、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2万人、聚集‘千人计划’‘蓉漂计划’专家200人,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今年,人才政策体系将更加精准化,围绕青年大学生、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等重点人才群体的实际需求,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做法,构建更为精准化的人才政策体系。据了解,除了进一步推动“成都人才新政12条”落地落实外,还将出台专项人才政策,完善全链条人才扶持政策,支持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同时,完善“蓉漂”人才扶持体系,围绕“蓉漂”人才实际需求,建立创新创业、短期实习、技能培训、生活服务等系统化的人才扶持服务体系,构建“线上+线下”的“蓉漂”青年融入成都服务链,打造更受青年大学生和求职者喜爱的城市。

在畅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渠道方面,我市将充分发挥大数据等新技术,联动多方资源,打造泛在、互联的全球人才引进网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协同体系上,积极整合市场资源、高校科教资源,构建市场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全民培训体系和人才发现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红利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而在健全支撑人才发展的双创平台方面,充分挖掘专业园区、高校、街道和社区等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带动形成“园区、社区、校区”三区联动的全社会人才创新创业体系,营造全社会支持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围绕“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主题,我市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人才宣传推介活动,树立国际化人才工作品牌。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建立人才数据库,发布人才蓝白“两书”,加强人才基础数据和人才工作研究机构建设,提升全市人才工作专业化水平。

“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陆续落户的15万余名青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成都的答案是继续完善“蓉漂”人才扶持体系,为各类人才营造更为便利化的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我市将围绕“蓉漂”人才实际需求,建立创新创业、短期实习、技能培训、生活服务等系统化的人才扶持服务体系,打造受青年大学生和求职者喜爱的城市,聚集高学历青年人才,优化城市人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促进人才红利与人口红利叠加释放。记者了解到,除了继续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开展“海归蓉漂百人行”活动和“蓉漂计划”专家“一带一路”行动外,我市将重点建设“蓉漂”青年人才就业直通车,依托各级人才和就业服务机构,建立“每月一大场、每周一小场”的青年人才就业服务体系,每月举办一场“蓉漂”青年人才大型招聘活动,每周分区域举办“蓉漂”青年人才招聘会。探索举办“蓉漂”青年就业培训班,帮助落户青年人才提高求职技能,获得与产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的“蓉漂”青年融入成都服务链,线上打造青年人才云服务平台,开设“蓉漂青年成长专题课”,提供国情市情教育、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培训,开展“蓉漂”青年沙龙活动,每月邀请知名“蓉漂计划”专家分享创业故事,联系服务青年技能人才、青年创新人才和高学历人才。本报记者 文豪

责任编辑: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