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渝中区交出“十四五”规划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答卷
2025-11-05 07:58:33    作者:陈红莉      来源: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红莉)11月4日,重庆市渝中区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系列主题发布会,聚焦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成效。渝中区治理中心主任、区城治办常务副主任陈大斌作主发布,系统介绍了渝中区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以智慧赋能、以韧性为要、以宜居为本”的城市治理实践与成果。

“我们围绕‘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一重大任务,推动城市运行更智慧、更安全,人民生活更便捷、更宜居。”陈大斌在发布词中表示,渝中区实现了从经济中心、都市中心向重庆母城、都市极核、品质半岛、首善之区转变。

更智慧!65.78万个感知设备24小时智能监测

“我们建成感知态势‘一张屏’、风险管理‘一张图’,归集接入摄像头、烟感等231类、65.78万个物联感知设备。”陈大斌介绍,这些设备覆盖2005栋高楼、51座桥梁、13个隧道、2032公里地下管线,实现24小时全天候智能监测预警。形成“清单—地图—场景”三位一体的综合管控体系。

渝中区委改革办副主任何奇在答记者问中进一步补充,渝中区已归集治理数据4556类、41.29亿条,动态合格率保持100%,安装部署视联网点位53个,私有云迁移保持100%,云网基础设施“安全可控、智能集约”。基本建成算力存储“一朵云”、通信传输“一张网”、数据要素“一组库”和数字资源“一本账”,推动“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感知网络全域覆盖。

“我们打造了‘1+7+11+N’城市治理指挥体系,纵向贯通7个一线指挥部和11个街道基层治理中心,横向协同公安、应急等N个部门,实现快速响应。”陈大斌说。截至目前,渝中区治理中心已闭环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7.4万件,办结率100%,“最多跑一次”比例提升至99.45%。

更安全!“六全”守护警情下降34%

陈大斌还在发布中提到,渝中区治理中心打造“AI+住改商”综合场景,纳管网约房1.6万间,消除治安风险2668个,化解矛盾纠纷916起,涉及警情下降34%。“我们构建了‘全方位、全链条、全灾种、全天候、全社会、全场景’六大应急管理体系。”渝中区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建介绍,渝中区通过“三委”统筹、三级应急指挥架构与“五个每日”会商研判机制,实现城市安全治理的系统性提升。

渝中区司法局副局长高振新补充,渝中通过“一支队伍管执法”与“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部门报到响应率保持100%,区街联合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100余次,精准破解网约车揽客、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

据了解,在防灾减灾方面,渝中落图管理1.25万个风险点,排查重大事故隐患848项,整改率达96.93%。建成5000㎡现代化指挥中心,实现“一屏统揽、一图掌控、一网联动”。今年以来,渝中区有效应对7轮强降雨和16次涨水过程,平稳保障五一、国庆等节假日8900万人次畅游渝中。

更宜居!焕新老旧小区800万平方米

“我们坚持‘投融建管运’一体化、‘留改拆增升’全路径,累计焕新老旧小区800万平方米。”陈大斌在发布词中指出,渝中区通过城市更新与交通治理,不断释放城市空间活力。

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曾理具体介绍,“十四五”规划期间,渝中区聚焦“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实施消防隐患整治1400余栋建筑,拆除可燃雨棚10万余户,消除1700余栋建筑外墙安全隐患。同时,完成电梯加装190台,新增30家社区食堂、14家养老机构、57家托育机构,推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落地。

在交通治理方面,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熊槐宁表示,渝中区通过“缓堵促畅”攻坚,建成投用全国首条7.5公里解放碑地下环道,新增道路通车里程17.3公里,整治路面44万平方米。2024年渝中平均拥堵指数下降至1.67,同比下降4.49%,在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背景下实现通行效能总体平稳。

“我们开通小巷公交覆盖28个社区,年服务乘客200万人次,公轨接驳实现100米范围基本全覆盖。”熊槐宁说,绿色出行体系日益完善,预计“十四五”规划期末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8%。

“下一步,渝中区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渝中范例。”陈大斌表示。从智慧赋能到韧性筑基,从空间焕新到服务有感,渝中区正努力书写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的“渝中答卷”。在这片土地上,城市不仅更聪明、更安全,也更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