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迎来了羊肚菌收获季,彭水县鞍子镇干田村村民们正在羊肚菌种植大棚里忙着采摘、打包、装篮,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在干田村的一座座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从泥土里钻出来,白色的菌柄顶着棕色的菌帽,看起来又肥又脆。“在家门口打工不仅可以照顾家里,还可以提高收入,同村很多人都在这里工作。”村民谢太连一边麻利地采摘着羊肚菌一边说,挑选羊肚菌,要挑选个头大一点的,它的肉质比较薄,煲汤是清香型,入口爽脆。

“称好之后,在泡沫箱里垫纸巾,防止水汽让菌变软,上面再加上冰袋,这样能最大程度保鲜。”一大早,基地负责人任昌容就忙碌着帮刚采摘回来的羊肚菌打包,发给网上下单的客人。
任昌容的另一个身份是干田村的村支部书记,鞍子镇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资源,积极引进羊肚菌、油茶、小龙虾、油菜、生猪养殖等产业,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率先进行示范性种植。“平时我主要做村上的工作,家属就照顾基地,采摘回来的菌,有线上和线下两种销售渠道,线上的订单为确保新鲜流程更多,但都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任昌容介绍,种植羊肚菌两三年时间里,参加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培训,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种植技术,村里的群众想要种植羊肚菌的我们都会教他们,而且我们自家有烤棚,他们可以直接过来烘干,还是很方便。
据了解,干田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面积有20余亩,亩产600余斤,零售80余元一斤,一季羊肚菌的产值在15万余元。“羊肚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市场前景广阔,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用菌。”任昌容说,忙的时候基地平均每日要雇十余名工人,每季羊肚菌的务工支出大概在5万元左右,来务工的基本为当地留守妇女,为她们创造工作机会、增加收入。
“羊肚菌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增收致富的好产业。”任昌容说,羊肚菌一般在秋冬季种植,冬春季采收,采收时节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现在还可以尝试菌稻轮作模式,有效提升土壤肥力,让“冬闲田”向“增收田”转变。同时,周边村民在闲暇之余还可到基地务工赚钱,小小的羊肚菌,拓宽了村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