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总是便秘不能一“泻”了之,专家支招科学解决便秘
2022-07-11 08:38:19    作者:吴瑞雪 陈小丹      来源:华龙网     

“祝你排便顺利”这是时下年轻人最真诚的祝福语之一。

由于长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制,便秘已经成为与失眠、脱发并驾齐驱的三大养生热门话题。

很多人一便秘就想着吃泻药!这样一“泻”了之,真的科学吗?长期服用泻药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本期好医声科普邀请到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医生吴康棋跟大家聊一聊便秘那些事儿。

>>专家简介

3

吴康棋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重庆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擅长消化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消化身心疾病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治。消化内镜诊治经验丰富,现已操作胃肠镜逾万例,能够熟练进行内镜下ESD、STER、固有肌肿瘤剜除术和全层切除术、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套扎硬化与组织胶治疗、内痔的硬化套扎治疗、食管狭窄的扩张术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等治疗。发表SCI论著3篇,国家核心期刊论著2篇。

便秘为何总是“找上门”?

慢性便秘分为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原发性便秘主要由于结肠、直肠肛门的神经平滑肌功能失调所致。

继发性便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器质性疾病和药物相关的原因。器质性疾病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结肠原发疾病(如结肠癌)等;引起便秘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钙拮抗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解痉药、抗惊厥药等诱发。

长期便秘真的能一“泻”了之吗?

泻药是增加肠内水分,促进蠕动,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药物。泻药按照药物类型可分为:容积性、渗透性、盐类、刺激性、润滑性。

其中容积性(常用药物包括欧车前、聚卡波非钙和麦麸等)的特点为增加粪便量、促进益生菌生长,不良作用为胀气、胃排空;渗透性(主要包括聚乙二醇和如乳果糖)的特点为不分解吸收、不增加粪容积、较少腹胀,不良作用为见效缓慢、胀气;盐类的特点为作用快、肠道吸收很少,不良作用为长期使用有镁中毒的危险;刺激性泻剂(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可以短期、间断使用。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易出现药物依赖、吸收不良和电解质紊乱,还可损害患者的肠神经系统而导致结肠动力减弱,甚至引起结肠黑变病;润滑性泻药(开塞露)的特点为软化、润滑、不吸收。

1

快速get科学解决便秘的办法

1、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是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多项便秘指南推荐水的摄入量为1.5~2.0 L/d。除了运动受限外,便秘患者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的频次和程度无严格限制,一般推荐运动量为30~60 min/d,至少2次/周。适当增加运动量可能对日常运动较少或老年便秘患者更有效。

2、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一是建议便秘患者在晨起和餐后2 h内尝试排便。如厕排便时需集中注意力,避免受到与排便无关的因素干扰,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二是推荐便秘患者采取蹲位排便姿势。研究证实,相比于坐位排便,蹲位时腹压并无明显增加,且此时耻骨直肠肌放松,排便时的直肠肛角变大,直肠管腔变直、排便所需的直肠应变就小,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3、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泻剂、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高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胆汁酸调节剂以及促动力剂等。

4、微生态制剂可作为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微生态制剂可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类。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数量后,能对宿主起有益健康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常用于治疗慢性便秘的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益生元是指一类虽不被宿主消化吸收,但可选择性刺激肠道内一种或数种细菌生长繁殖的可发酵食物。

5、中医中药对改善慢性便秘症状有一定效果。研究表明,中药、针灸和按摩推拿对治疗慢性便秘在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6、生物反馈治疗是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生物反馈疗法属行为调节疗法,在患者模拟排便时,腹壁电极和肛直肠压力感受器可感知并向患者显示其腹壁、直肠、肛管肌肉用力的状态,患者借此自我调节并纠正不协调排便的用力方式,训练患者协调腹部和盆底肌肉,从而恢复正常的排便模式。推荐生物反馈治疗的频率为每周2次至隔日1次,每次30~60 min,每例患者至少完成4~6次。

7、手术。对极少数便秘症状严重的、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结肠无力患者,可以予以手术治疗。

2

五大注意事项,让便秘远离你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粗杂粮、豆类、薯类、菌菇、海藻和坚果中。重点是主食一定要粗细搭配,减少单纯的精白米面摄入;蔬菜1斤以上,尤其注意增加绿叶菜和粗纤维蔬菜(如芹菜)摄入。

2、多喝水。除食物摄入外,便秘期间,每天至少单独饮水2500 毫升以上,不便秘后建议也至少保持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习惯,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再喝。

3、规律作息心态好。不熬夜,不睡日上三竿,早睡早起。

4、增加运动。可以舒缓压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同时增加腰腹肌力量,利于排便。

5、规律排便。一般来讲,多数人晨起和三餐后排便较为畅快,早餐后半小时最畅快。具体因人而异,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文/吴瑞雪 通讯员/陈小丹 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