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过度防疫被通报:疫情防控不松懈不加码
2022-06-15 07:46:20    作者: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过度防疫被通报:疫情防控不松懈不加码

  2022年以来,从深圳、上海到北京,几座一线城市先后经受了奥密克戎的考验。作为人口、经济与交通枢纽,大城市集中出现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不仅对城市自身的运作影响巨大,也给其他地方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病毒外溢风险。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导下,各地全面坚持“以快制快”原则,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努力将新冠病毒隔绝于社会面之外。

  在这一背景下,哪怕是一例确诊、乃至一人从“带星号地区”返乡,也足以让一方政府绷紧神经。这种相对紧绷的状态,也反映出有关部门对当前疫情的警惕态度。面对日益“狡猾”的变异毒株,要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双胜利,再怎么重视防疫工作都不为过。只有依照中央精神,严格落实各项防疫管控政策,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与民生大局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各地防控措施协同配合,在全国范围内织起了一张卓有成效的防疫天网。

  根据疫情的发展形势,防疫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中。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刀切”,层层加码、过度防疫,会降低整张防护网的韧性,给防疫大局带来反效果。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要坚决防止简单化和层层加码等现象,坚决做到“九不准”。

  随后,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警示通报了存在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的地方。通报涉及河北张家口,安徽合肥、安庆,陕西商洛等地多个高速路口防疫检查点。

  具体而言,通报提及的不许货车下高速、擅自设置防疫检查点、有效期内重复要求检测核酸等情况,均是个别地方在国家有关规定之外自创的“土政策”。从初衷上看,这些地方自行给既定政策加码,或许是出于筑牢防疫屏障的好意。但从结果上看,这些做法却很可能是“好心帮了倒忙”。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必须对“严格”二字的内涵有准确把握。执行力度不到位,当然算不上严格;执行力度超出合理界限,同样不能称之为严格。只有将有关部门认真研判、谨慎论证、依法出台的防疫规定,不偏不倚、原原本本地落到执行层面,才能说真正做到了“严格”。

  应当看到,越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地域之间的物流循环越是重要。疫情本身就对人员与货物的流动造成了阻碍,设法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打通物流梗阻,是政府在民生保障工作上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通报中,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巩固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工作成效,确保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港口码头和航道船闸应开尽开,规范防疫检查并接受社会监督。这就要求各地既要做好防疫检查工作,也要根除层层加码、过度防疫的现象与思想根源。对各地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单位而言,“既要也要”当然是高标准、严要求,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年多疫情防控的淬炼之下,我们的防疫工作不断调整完善,经得起考验。

  此前,一些地方过度防疫、层层加码的现象也曾被曝光,各省上级主管部门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在国务院此番公开通报有关问题前,就有浙江、安徽、甘肃、江西、山西等地发文,特别强调严禁层层加码、过度防疫。这些地方能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为完善防疫工作提供了经验。对此,各地有关部门不妨加以借鉴。

  近期,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不乏有地方开始调整跨省流动防疫政策,为人员货物流动提供便利。严格执行防疫工作的精神,并不能随着政策的放宽而松懈下来。松紧得宜,张弛有度,在该较真的地方较真、该放行的地方放行,才能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从本质上看,不松懈也不加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也正是“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的不二法门。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云